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试论生态美学对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7-10-28 20:06

  本文关键词:试论生态美学对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的启示


  更多相关文章: 生态美学 生态旅游 存在问题 启示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生活、工作的环境却日益恶化,于是以回归自然、融入自然为特色的生态旅游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然而,由于对生态旅游的内涵不甚了解,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在生态旅游实际发展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伴随着生态危机而出现的生态美学或许会为我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紧张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对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起到良好的启示作用。
【作者单位】: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生态美学 生态旅游 存在问题 启示
【分类号】:F205;F592;B83-05
【正文快照】: 自古以来,对于什么是“美”,人们众说纷纭。但是无论他们对“美”的界定有多么的不同,“美”所特有的和谐性却是大多数学者都认同的,而“美”的这种特性同生态学系统性、整体性的基本观点相吻合,这使得生态美学得以成立,并对生态系统的建设起到指导作用。一、生态美学的基本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旭平;建构与解构:主体在现代、后现代哲学中的命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2 刘永杰;詹姆逊的后现代文化理论及其对我国社会主义大众文化建设的启示[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3 谢立中;“现代性”及其相关概念词义辨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4 王治河;;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后现代主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5 张践;实学精神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6 王光荣;后现代之“后”──后现代概念的意义探索[J];北方论丛;2001年01期

7 许晓平;后现代视野中人的主体性的消解与重建[J];北方论丛;2005年03期

8 李太平;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的特点及其思想根源[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9期

9 张家军;后现代主义之于课程研究的意义与反思[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6期

10 冯周卓;后现代文化与管理变革[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世雁;翟波;;建设生态伦理浅论——科技伦理的自然与社会走向[A];“科技高速发展对伦理道德底线的冲击及其化解”主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盛国荣;;论技术的社会活动过程性[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3 李世雁;;现代生态学的后现代性[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4 张践;;第二十六章 以实学精神克服拜金主义[A];实学文化与当代思潮[C];2002年

5 刘国清;;诗歌与治疗:论泰德·休斯的自然诗[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鹏;符号化政治——并以文革时期符号象征秩序为例[D];复旦大学;2003年

2 凌宏彬;邓小平理论研究:一种权变的方法[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3 周建平;追寻教学道德[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4 温奉桥;现代性视野中的张恨水小说[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李福华;高等学校学生主体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曾建平;自然之思[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7 张敢;绘画的胜利?美国的胜利?[D];中央美术学院;1999年

8 张德昭;内在价值范畴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9 王卫东;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以德治国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10 卢强;复杂之整合—黄山风景区规划与建筑设计实践与研究[D];清华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立生;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研究[D];中南大学;2002年

2 施敏;论网络文化与人的现代性[D];广西大学;2002年

3 杜萍;现代化中历史悲乐论论争及其启示[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4 周哲;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研究[D];湖南大学;2002年

5 谢清果;科学文化及其社会功能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6 张丽军;生态文学:存在困境的艺术显现,精神革命的审美预演[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7 徐俊;后现代主义与自然资源管理[D];合肥工业大学;2003年

8 冯玉华;后现代伦理观及其道德教育意义[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陈雨亭;隐蔽课程中性别不平等的社会学分析[D];曲阜师范大学;2003年

10 苏令银;深生态学:理论及其超越[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启军;;系统整体创新的生态美学[J];南方文坛;2005年06期

2 李西建;美学的生态学时代:问题与意义[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3 赵丹丹;;浅析现代生态文明中的生态美学[J];时代文学(理论学术版);2007年06期

4 ;简讯[J];哲学动态;2005年01期

5 曾繁仁;;建设中国特色的生态美学[J];中国美术馆;2009年08期

6 吴绍全;生态美学——自然生态与文化生态的平衡[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7 董志刚;;虚假的美学——质疑生态美学[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8年04期

8 张冰;;生活论与生态美学——关于艺术的终结命题[J];文艺争鸣;2011年05期

9 张fg;山水鸟鱼之乐的生态美学意义[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年05期

10 马驰;对生态美学研究的几个追问[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丕显;孙琪;;生态美学偏至论[A];中华美学学会第六届全国美学大会暨“全球化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刘悦笛;;当代中国美学:问题与反思[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王鹏周;;新中国六十年美学研究历史回顾[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刘悦笛;;当代中国美学:问题与反思[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下卷)[C];2009年

5 郭昭第;;美学的学科困惑、根源及策略[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谷鹏飞;;中国美学的现代发生与当代困境[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戴冠青;陈志超;;“主体间性”美学理论对中国美学发展的意义[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繁仁 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生态美学究竟有哪些新突破?[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2 刘悦笛;“生态美学”的系统阐释[N];人民日报;2010年

3 安佰鸿 北京语言大学;生态美学会通中西文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4 (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 曾繁仁;生态美学的产生及其意义[N];中华读书报;2002年

5 万莲子 王琼;中国生态美学的意蕴[N];文艺报;2005年

6 曾繁仁;生态美学在当代美学学科中的新突破[N];中国文化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李啸;“意识到生态之美,是人类的第二次觉醒”[N];衢州日报;2011年

8 彭立勋;生态美学:人与环境关系的审美视角[N];光明日报;2002年

9 刘成纪;生态学时代的新自然美学[N];光明日报;2005年

10 吴承笃 徐瑾琪 叶莎莎;西安:探讨人与环境关系[N];中国文化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隋丽;现代生态审美意识的生成与文本建构[D];辽宁大学;2008年

2 赵凤远;庄子生态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3 杨文臣;当代西方环境美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4 李静;易学思想与生态美学建构[D];辽宁大学;2011年

5 胡俊;对接与缝合:新方法建构新美学[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超群;生态美学:个体精神生态的建构及价值[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玮;当前国内生态美学研究中的哲学基础问题探索[D];延安大学;2010年

3 陶冶;生态美学主旨与当代人和自然关系的审美建构[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4 邓亚梅;希腊神话的生态美学阐释[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艳丽;曾繁仁生态美学思想哲学基础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6 刘小云;平衡论生态美学观[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7 邵丰;当代视域下的庄子生态美学思想[D];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

8 刘水芬;生态美学与当代中国审美文化的价值倡导及建构[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9 杨玉春;老子思想的生态美学解读及现代价值转换的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2年

10 朱艳雯;生态美学的哲学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1097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1097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5f1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