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从权力规训到生存美学

发布时间:2017-10-29 13:26

  本文关键词:从权力规训到生存美学


  更多相关文章: 福柯 权力规训 生存美学 变迁


【摘要】:福柯的理论著作有着尼采式的警句式的影子,看似不成系统也没有核心体系。但是不管福柯对知识、权力、历史、美学这些研究对象如何转移其注意力,我们都可以发现他都在对主体进行思考。知识—权力理论是福柯前期思考的人和外界的关系,并试图找到对外界的反抗。当发现这种对外界的突围是一种徒劳时,他后期转向了生存美学,思考人和自身的关系。 福柯的研究无疑是一门显学。从早期福柯的知识一权力思想引介入中国以来,就被广泛的进入理论探讨和引入到文艺批评实践中。福柯后期的生存美学思想不能简单的说成是前期的权力思想的一个延续,也不能说其权力思想在后期是断裂状态。有些学者认为福柯的权力思想是统照其所有理论的一个思想,这种早期的福柯研究提法有着一定程度的臆想和武断。也有些说法认为其生存美学思想是其毕生思考的一个总结,这种说法针对一般意义上的哲学家是可以的,因为一般的哲学家会在学术生涯的后期有一部或者一种集大成意义的著作或思想。但是福柯的生存美学思想显然不是其前后所有思想的集大成或者总结。他对极端体验比较痴迷,疯癫、犯罪、死亡等等都是随着他不停变迁的学术兴趣而关注的,这些前后并没有总结关系,而是并行的研究对象。他前期和后期关注的主体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如果沿着这种主体思考变化的思路,那福柯从权力规训到生存美学的主体转变等多种问题将会变得清晰注意。 福柯的理论思考主体发生了变迁的原因是什么?他前后期的思考主体有什么样的内在联系?他的生存美学思想灵感的源头在哪里?这种生存美学理论合理性和现实生活中的可操作性在哪里?本文将从其前期的权力思想审视开始,找出其和后期的生存美学思想的内在逻辑关系,并分析造成福柯思想变迁的原因。并对福柯的生存美学思想的合理性以及实现的可能性做出分析。写作的思路是和我们前文提到的问题同步的,我们将顺着这一系列的问题走入福柯的世界里去。
【关键词】:福柯 权力规训 生存美学 变迁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B83-09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6
  • 绪言6-11
  • 第一章 权力网络的交织11-19
  • 第一节 疯癫的另类观照11-12
  • 第二节 医学与政治意识12-13
  • 第三节 惩罚机制的考察13-15
  • 第四节 权力的多维性及困顿15-19
  • 第二章 福柯生存美学缘起19-25
  • 第一节 权力思想的过渡19-21
  • 第二节 生存美学的生成21-25
  • 第三章 福柯生存美学批判25-37
  • 第一节 福柯生存美学思想的价值25-31
  • (一) 生存美学的理论意义25-27
  • (二) 生存美学的现实意义27-31
  • 第二节 福柯生存美学的局限31-37
  • (一) 理论自身短板31-35
  • (二) 可操作性缺乏35-37
  • 结语 生存美学的探索者和实践者37-39
  • 参考文献39-41
  • 致谢41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晶;“异史氏”的“心灵史”——论《聊斋志异》中的压抑与幻想[J];蒲松龄研究;2004年01期

2 郝春燕;;生活审美化时代的艺术危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3 颜水生;;论“重返八十年代”的知识范式及其反思[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4 董龙昌;;苏格拉底“美在效用说”新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1期

5 屈晓勤;张鲲;廖一联;;“陌生化”原理的建筑应用[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6期

6 沃利青;;“移情”论与“意境”说比较[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7 张能为;伽达默尔“第三次启蒙”与现代科学化时代[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8 洪永稳;简析康德美学中审美与人的自由[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9 徐庆年,王达敏;钱钟书与休谟哲学[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10 陶徽希;;福柯“话语”概念之解码[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阳;;隐私话语的诞生与大众传媒业——一种知识考古学的路径[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王艳秀;;现代化及其背反——论道德困境产生的根源[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3 王东;;接受视野下的抽象艺术理论[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任岩;;甘肃安多藏族民居装饰图纹的构成形式[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十一辑(2011年中国建筑史学学术年会论文集-兰州理工大学学报第37卷)[C];2011年

5 张浩;;潜意识或无意识与创造性思维[A];中国思维科学研究论文选2011年专辑[C];2012年

6 严支胜;;图像时代写生意义再认识[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2011年)[C];2012年

7 阎志刚;;从管制到服务:对农民工公共政策及其问题的一种话语分析[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三辑)[C];2008年

8 吴克明;;网络文化的政治哲学审视[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6辑[C];2011年

9 王晓初;;鲁迅与五四新文化精神[A];言说不尽的鲁迅与五四——鲁迅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王建疆;;中国美学:从主义出发还是从形态出发?[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凯波;屈骚评论与汉代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红峰;大学组织变革中的博弈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张雪艳;中国当代汉族作家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傅美蓉;从反再现到承认的政治[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庆斌;钧瓷色彩的特征与分类体系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10 吴建平;人类自我认知与行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菲;现代包装设计中仿生设计的应用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王党荣;室内外空间环境的融合与统一[D];河北大学;2009年

3 曹艺;论汉字体设计中的“形”与“态”之美[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4 王孙琳;徽派建筑中吉祥文化及其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5 杨婧;从西方绘画中的“丰满”女性形象看艺术夸张[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于树军;50至70年代合作化小说情爱叙事分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7 关学锐;《庄子》生存美学思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8 石实;隐秘的参与[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9 彭慧蓉;中国射箭文化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10 陈洁丽;学校教育惩戒权的国际比较[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本文编号:11131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1131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052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