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艺术学与美学的分界

发布时间:2017-11-05 08:29

  本文关键词:艺术学与美学的分界


  更多相关文章: 美学 艺术学 审美活动 艺术活动


【摘要】:尽管艺术学已经从文学门类之下独立出来成为第十三个新的门类,但作为一级学科的艺术学在学术研究中始终未能与美学拉开学科距离。审美活动和艺术活动都源于人类对自身的超越,但二者的超越方式不同。由于美学学科的诞生时期与现代艺术体系的形成时期重叠,致使美学与艺术学胶合在一起。随着艺术学的诞生,不管是从学科自身还是从各自的研究对象上,美学与艺术学都是有界限的。当下,艺术学面临的紧迫任务是秉承打通门类艺术为己任,以扎实的研究成果建构起艺术学自身的学科话语体系。
【作者单位】: 贵州大学艺术学院;
【分类号】:J0;B83
【正文快照】: 2011年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议批准了经过调整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在这次调整中,最大的调整是将“艺术学”从“文学”门类中独立出来,成为学科目录中的第13个门类,下辖五个一级学科,即艺术学理论(1301)、音乐与舞蹈学(1302)、戏剧与影视学(1303)、美术学(13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世英;谈惊异(Wonder)─—哲学的开端与目的[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4期

2 刘剑;;艺术感性论[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3 刘悦笛;;从当代艺术、环境美学到生活美学——从第18届世界美学大会观东西方美学新主潮[J];艺术百家;2010年05期

4 于平;;艺术学:独立学科门类的学域扩张与学理建构[J];艺术百家;2011年04期

5 陈池瑜;;理论创新:艺术学理论学科的根本任务[J];艺术百家;2011年04期

6 贾涛;;从诗意栖息到艺术生活——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发展取向[J];艺术百家;2011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樊庆彦;;论《聊斋志异》的娱乐功能[J];蒲松龄研究;2011年01期

2 赵洋;;羌族释比羊皮鼓舞的美学思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3 刘杰;;论《格萨尔》与《诗经》周民族史诗中的英雄救济主题[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4 周全田;禅宗文化的悟性[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5 程金福;论广告艺术的形成及其艺术特征[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6 胡友峰,岳介先;美学研究的精英立场与大众立场[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7 赵学存;;宗白华关于中西美感发生论的比较[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8 宋金亮;;从《世说新语》中再说德行与个性[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9 张群;;论“音乐形象”的确定性、可塑性、随意性[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10 刘欢萍;;古典诗词中的鹦鹉意象及其文化内蕴探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珂;;论叶维廉的诗形观及创作实践[A];叶维廉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王中珍;;科技期刊书脊的美化与信息传递[A];第六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刘立光;;汉画像中人物图像的美学特点[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张建玲;;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旅游审美观[A];江苏省旅游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李安乐;;文化研究视域下的精神图式关怀——丁方及高氏兄弟九十年代艺术的个案研究[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8年

6 李心峰;;“审美意识形态”说与新时期艺术本质研究[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7 陈月华;;革命:从虚拟身体到“电子情人”[A];中国与世界影视文化多样性的现实与前景——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第4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6年

8 唐圣;;论美学的边界[A];“和谐社会中的美学与高校美学教育”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颜铭;;艺术学元理论研究的系统建构——李心峰《元艺术学》读后[A];东方丛刊(1998年第4辑 总第二十六辑)[C];1998年

10 孙晓霞;李阳洪;王永健;张继超;毛夫国;;2012年艺术学学科研究报告[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研究(2013年卷)[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雪艳;中国当代汉族作家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军政;中国古代词学批评方法论[D];南开大学;2010年

3 徐进波;中国山水画装饰性探微[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4 廖述务;身体:美学的与实践的[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高志明;通感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朱秀敏;建安散文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吴旭平;力量的形而上学[D];吉林大学;2011年

8 刘艺虹;世纪之交都市言情剧的情爱文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饶建华;东山魁夷绘画美学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杨亭;土家族审美文化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耕耘;静观万象——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审美境界[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张平安;探骊中国武术中“黄金分割”思想[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李沙沙;论中国工笔花鸟画中线条的运用[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4 苏红;论绘画中的“儿童画”情结[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5 符熠;生——梦——死:尤金·奥尼尔艺术世界的狂欢化特征[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谭卓华;从桃花源到浣花溪——杜甫对陶渊明精神家园的守望[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徐杰;尤金·奥尼尔的精神生态意识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苏健;李白诗歌意象的概念整合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9 龚洁;刘师培魏晋玄学研究述论[D];湘潭大学;2010年

10 姚会涛;《红楼梦》情本思想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世英;谈惊异(Wonder)─—哲学的开端与目的[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4期

2 刘悦笛;;建构“新的中国性”的美术观[J];美术观察;2010年01期

3 刘悦笛;;“生活美学”:建树中国美术观的切近之途[J];美术观察;2010年04期

4 刘悦笛;;“生活美学”的兴起与康德美学的黄昏[J];文艺争鸣;2010年05期

5 刘悦笛;;杜威的“哥白尼革命”与中国美学鼎新[J];文艺争鸣;2010年09期

6 刘悦笛;;儒道生活美学——中国古典美学的原色与底色[J];文艺争鸣;2010年13期

7 于平;;教育“规划纲要”视野中的中国当代艺术职业教育[J];艺术百家;2010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祁嘉华;从美学的困惑说开去[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2 李醒尘;美学研究不可忽视艺术——喜读李欧《论艺术》[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3 毛萍;美学究竟研究什么?[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4 李军学,庞壮;体验、反思、否定——美学思想方法论刍议[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5 姜奇平;“以客户为中心”的体验——经济学与美学比较研究之二(上篇)[J];互联网周刊;2002年16期

6 范守信;素质教育与“美学”课程教学改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年05期

7 陈学明;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美学理论[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8 唐桃;美学的自觉——元美学研究导言[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9 骆冬青;政治美学的意蕴[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10 张光芒;启蒙美学与政治美学比较[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在昆明召开[A];中华美学学会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简报[C];1980年

2 ;全国美学会议分别召开高校美学教学和造型艺术美学座谈会[A];中华美学学会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简报[C];1980年

3 ;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胜利闭幕 成立学会 通过章程 选举理事并提出学会工作计划和建议书[A];中华美学学会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简报[C];1980年

4 ;全国美学学会第二届年会大会发言[A];中华全国美学学会第二届年会简报[C];1983年

5 曾建平;;知识产品与美学在知识经济中的整合——关于“美学经济"命题的论证[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6 刘兴家;;写作美学理论体系建构的思考[A];中国写作学会第六届(第二次)理事会暨第十二次学术年会会议交流论文集[C];2004年

7 马莉;肖光来;;运动美学理论研究的突破与转向[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8 ;江苏省美学学会[A];2005:发展·和谐·公正——江苏省社科类学会学术年会成果荟萃[C];2005年

9 顾永芝;房亚红;;美学是什么[A];探寻美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2001—2006)纪念文集[C];2006年

10 王柯平;;美学研究中的可能缺漏(提要)[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来先;濒危的“美学”[N];中华读书报;2004年

2 张丹飞;市场呼唤新型美学教材[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5年

3 贾立钢;认识“企业美学”[N];光明日报;2008年

4 滕守尧;序《通俗美学》[N];中国文化报;2000年

5 维安;美学第三次大讨论条件具备[N];社会科学报;2005年

6 王洪岳 谭好哲;吴炫对美学的“否定”[N];中国教育报;2000年

7 纪尧;和谐派美学的创立者[N];光明日报;2003年

8 刘悦笛;美学研究的“本土方法”哪去了?[N];文艺报;2005年

9 刘成纪;时代潮流与美学使命[N];新闻出版报;2000年

10 刘金祥;遭遇泛化后,,美学何以自省?[N];中国艺术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成纪;汉代美学中的身体问题[D];武汉大学;2005年

2 李_";非总体的星丛[D];浙江大学;2005年

3 孙晓艳;艺术与技术的辩证法[D];复旦大学;2010年

4 骆冬青;二十世纪中国政治美学与文艺美学[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5 汤拥华;先验论美学批判[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谢昌飞;阿多诺美学视域下的现代性批判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7 王妍慧;“表现性形式”的历史呈现[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8 杨凯军;蔡元培实验美学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9 宋国栋;艺术的放逐与审美的拯救[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邵鸿雁;中国美学“味”范畴新论[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志强;“消逝美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简显鹏;美学与革命[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刘筵莉;“美学”概念在中国近代的缘起与演变[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崔璨;福柯的生存美学及当代意义[D];黑龙江大学;2012年

5 崔国清;日常生活视阈下的天气美学[D];兰州大学;2013年

6 邱艳艳;论美学中的爱[D];郑州大学;2007年

7 徐金凤;敞开美学的情感之维[D];湖北大学;2011年

8 童小畅;消费社会:美学终结的时代[D];四川大学;2005年

9 熊晓庆;视界融合[D];武汉大学;2005年

10 孙迁迁;女性审美特征与女性美学建构[D];湖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1434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1434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09e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