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生命美学与生态美学之审美关系
本文关键词:论生命美学与生态美学之审美关系
【摘要】:生命美学与生态美学是生态文明时代的重要生态人文学科分支,其逻辑基点、学科基础、生发路径的不同,造成其在形态、质态、意态等方面的学科审美差异性,二者在学科形态与本质的承继、发展、斗争、互补与包容中,走向当下生态文明时代共同的理想化的美生之境。
【作者单位】: 广西民族大学;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部和边疆地区青年基金项目(12XJC751002)
【分类号】:B83
【正文快照】: 生命美学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它将实践美学所集中关注的高度抽象化的类属性与社会属性,回归到审美活动中个性化、多样化的感性生命形式本身,进而深入探索其内在的深层精神本质与情感本体。生态美学成长于本世纪初,它立足生态整体观,重审传统美学中人与自然、社会及自身的生态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袁鼎生;;美生人类学的生成[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睿;;浅论短信的艺术特征[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4期
2 夏燕;;试论受众对电影艺术“人物形象”接受的审美规律——从《泰坦尼克号》切入[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8期
3 张玲;陈明华;;建构主义视域下的《医学伦理学》实践教学改革[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4 周茂丽;;文艺无定法[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5 黄会林;人性美与艺术美——关于2001年中国电影的审视[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6 赵歌;;竞技跳水的美学和符号学释义[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年09期
7 杨茜;;毛泽东《实践论》的意义探析[J];长城;2010年08期
8 蒋芝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困境及调试对策:基于审美的思考[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年05期
9 周海燕;;向来枉费推移力 此日中流自在行——谈谈初中古诗文教学中比较法的运用[J];成功(教育);2009年12期
10 谭保斌;;人体美的文化思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蒋春华;;部门法本质问题的价值取向分析路径探析——兼论环境法的本质[A];生态文明的法制保障——2013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绂文;李泽厚“情本体”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江冬梅;生命·艺术·直觉[D];西南大学;2011年
3 李家成;关怀生命[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4 张金梅;幼儿园戏剧综合活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5 李哲;生态城市美学的理论建构与应用性前景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6 高捷;中国竞技游泳赛制改革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7 袁洁玲;探源动画之“魅”[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何劲鹏;学校体育课程体系生命化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马正应;退溪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10 隋丽;现代生态审美意识的生成与文本建构[D];辽宁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小松;中国传统儒学的普及经验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启示[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萍;类比思维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D];苏州大学;2010年
3 郑伟;亚里士多德三段论系统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4 贾磊;平面构成要素在陶瓷装饰中的运用研究[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1年
5 宋瑞;论短信文化的媒体态势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庄丽;悖论,矛盾和辩证法[D];西南大学;2011年
7 黄晗;初中生反思性英语学习的现状调查[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丁璐;介于质料与形式之间的康德哲学[D];兰州大学;2011年
9 林梅;灾难电影的现代性叙事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万发;生命、生态与形式之美的和谐交响[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袁鼎生;;生态美的系统生成[J];文学评论;2006年02期
2 韩昭庆;;美国生态人类学研究述略[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2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伯飞,韦统义;从生命美学看审美价值的主体回归[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2 王世德;美学研究的新进展——我对生命美学论的新看法[J];美与时代;2003年01期
3 李卫东;生命的诗意言说——读范藻先生的《叩问意义之门——生命美学论纲》[J];美与时代;2003年03期
4 王晓华;西方生命美学诞生的逻辑因缘与基本维度[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5 薛富兴;生命美学的意义[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6 柳清泉;中国古典美学的生命精神[J];社会科学家;2005年05期
7 劳承万;中国当代美学启航的讯号──潘知常教授《生命美学》述评[J];社会科学家;1994年05期
8 肖朗;中国传统美学的生命底蕴[J];孝感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9 余福智;《典论·论文》之“气”的生命美学诠释[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1期
10 肖光琴;;生命美学理论对实践美学的误读[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祁志祥;;“自适其适”、“至乐无乐”——庄子美学新论[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上)[C];2004年
2 姚全兴;;梁启超与柏格森生命美学[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3 李丕显;;后实践美学析疑[A];时代与思潮(7)——20世纪末的文化审视[C];2000年
4 李翔德;;刘邵《人物志》的人才美学思想[A];中华美学学会第六届全国美学大会暨“全球化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刘悦笛;;当代中国美学:问题与反思[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下卷)[C];2009年
6 刘悦笛;;当代中国美学:问题与反思[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刘士林;生命美学:世纪之交的美学新收获[N];光明日报;2000年
2 曹利华;和谐社会的美学追求[N];中国文化报;2005年
3 李松;实践美学研究的成就[N];光明日报;2007年
4 中国社会科学院 刘悦笛;重建中国化的“生活美学”[N];光明日报;2009年
5 ;二十世纪中国美学本体论[N];光明日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李春娟;方东美生命美学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2 王进进;宗白华美学思想述评[D];浙江大学;2005年
3 王耘;唐代美学范型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4 李庚香;正义的形象[D];吉林大学;2006年
5 刘欣;情理圆融的生生之美[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6 江冬梅;生命·艺术·直觉[D];西南大学;2011年
7 赵周宽;后形而上学与美学[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吴时红;实践论美学在中国[D];浙江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晓燕;吕o偵姥枷胙芯縖D];西北大学;2011年
2 耿成雄;试论中国古代生命美学思想[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3 赵飞飞;现代性视域下的西美尔生命美学[D];西北大学;2013年
4 丁静;范寿康生命美学思想初探[D];西北大学;2013年
5 秦凤;柏格森生命美学与“五四”美学思潮[D];安徽大学;2011年
6 屈小娥;宗白华生命美学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7 张志祥;论西美尔的生命美学[D];西藏民族学院;2011年
8 郭永红;论美与生命[D];郑州大学;2000年
9 张爱武;宗白华生命美学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2年
10 齐新雨;狄尔泰生命美学观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1540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154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