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义”与“美”——柏拉图的政治美学
本文关键词:“正义”与“美”——柏拉图的政治美学
【摘要】:柏拉图是西方系统研究政治学和美学的第一人,他大量作品涉及政治和美的问题,其中集大成之作《理想国》也不例外。文章从柏氏的《理想国》出发,分析柏氏政治学和美学在理念层面和现实层面的统一性。柏氏的正义理念和美的理念统一于善理念之下,是善理念的具体表现,体现出其理念中的政治美学;政治实践和艺术与美的相互渗透,他的政治学中蕴含美的意蕴,同时艺术也为城邦政治服务,则体现其现实中的政治美学。
【作者单位】: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分类号】:B83-05;B502.232
【正文快照】: “政治美学”的提出并没有很长的历史,在西方政治美学被称为political aesthetics,本雅明的哲学艺术中运用了这个概念,也有西方学者称之为国家主义美学national-aestheticism,它研究的是正是:政治的美学化,即the aestheticization of poli-tics。[1]在这样的解读下,美学大有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经国;;柏拉图的德性教化论思想探究——基于《理想国》的文本解读[J];道德与文明;2011年01期
2 李亚美;;柏拉图心中的“和谐社会”[J];法制与社会;2010年11期
3 胡孝根;;柏拉图《理想国》的诗教思想研究[J];东疆学刊;2006年03期
4 秦宇佳;康晶晶;;浅析柏拉图《理想国》中伦理教育思想[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年04期
5 李鑫;;哲学王与道德王——读《理想国》有感[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08期
6 崔雪茹;;《理想国》中的身心和谐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7 葛涵;;《理想国》中的正义观[J];南方论刊;2009年04期
8 王庆杰;;柏拉图“哲学王”思想探究——对于“哲学王”思想批评的回应[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9 杨传俊;;试析柏拉图《理想国》的和谐秩序[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7年03期
10 孙小非;;试论柏拉图的正义思想[J];才智;201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盛玉;;理想国:柏拉图视野中的正义观[A];全国外国哲学学术研讨会——纪念“芜湖会议”暨“两学会”成立30周年论文集[C];2008年
2 王晓朝;;柏拉图论知识与信念的夫联(未定稿)[A];“西文知识论”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倪梁康;;柏拉图的知识观,还是亚里士多德的?——从盖提尔命题谈起[A];“西文知识论”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包利民;;《罗尔斯篇》——试论斯特劳斯派对现代性学问的挑战[A];全国“当代西方哲学的新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5 杨国荣;;儒学的形上意义[A];时代与思潮(6)——中西文化与20世纪中国哲学[C];1998年
6 杨国荣;;儒学的现代意义[A];《与孔子对话——新世纪全球文明中的儒学》——上海文庙第二届儒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张学广;;知识论的理解问题[A];“西文知识论”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张立波;;身体在实践话语中的位置(提纲)[A];全国"唯物史观的理论创新"与"马克思主义实践理论的当代意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周桂钿;;儒学与现代社会[A];和谐社会自主创新与文化交融——2006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上卷)[C];2006年
10 倪胜;;论康德体系鸿沟问题[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绪贻(作者系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从“哲学王”到法治国家[N];长江日报;2005年
2 萧雪慧;柏拉图为民主制树碑[N];中国经济时报;2001年
3 萧雪慧;柏拉图的睿见与谬见[N];中国经济时报;2001年
4 雷思温;苏格拉底和柏拉图[N];中国审计报;2004年
5 杨红伟;永恒的乌托邦之旅[N];中华读书报;2010年
6 张康桥;理智生活的尊严[N];中国教育报;2010年
7 熊哲宏;柏拉图的《会饮》与“柏拉图式的爱情”(下)[N];中华读书报;2008年
8 谢文郁 山东大学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真理情结:从柏拉图到基督教[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9 熊哲宏;柏拉图的《会饮》与“柏拉图式的爱情”(上)[N];中华读书报;2008年
10 贾玉峰;西方文化的哲学基础[N];陕西日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新民;柏拉图的惩罚理论[D];浙江大学;2007年
2 姚振强;柏拉图—斯宾诺莎哲学中的理性与生存[D];浙江大学;2004年
3 宋继杰;柏拉图《蒂迈欧篇》的宇宙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4 林志雄;修辞术与哲学之争及“理想的演说家”[D];浙江大学;2007年
5 张奎志;西方思想史中诗与哲学的论争与融合[D];黑龙江大学;2007年
6 张守夫;哲学视域中法的语言和思维层次[D];吉林大学;2006年
7 刘克苏;大全若缺[D];中国人民大学;1998年
8 曹欢荣;伊壁鸠鲁派灵魂治疗的“药”和“药引”[D];浙江大学;2008年
9 相秀丽;从理论到实践[D];吉林大学;2008年
10 王庆丰;后形而上学时代的辩证法理论[D];吉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景文;论柏拉图的公民教育思想[D];山东大学;2008年
2 孔令新;哲人与城邦的冲突及出路:柏拉图政治哲学新探[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郭嘉;试辩“柏拉图非诗”[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4 安翠荣;论理念意义的衍生[D];厦门大学;2007年
5 陈志伟;哲学与政治:柏拉图《理想国》的一种新的解释视阈[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6 沈晓武;柏拉图的人与自然的思想及其与老子比较研究[D];安徽大学;2005年
7 贾玉峰;冲突状态下的法律与美德[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8 任倩;柏拉图和康德关于两个世界划分的比较[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9 姜鹏;柏拉图理念与巴门尼德存在概念比较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8年
10 苏擘;柏拉图Vs.荷马——西方文明史上哲学与文学的第一次激烈对抗与融合[D];河北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11598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159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