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生态视域下动物美学和动物趣味的美学辨析

发布时间:2017-11-11 13:03

  本文关键词:生态视域下动物美学和动物趣味的美学辨析


  更多相关文章: 生态美学 动物美学 动物趣味 趣味尺度 概念矛盾


【摘要】:一直以来,美学是以人的趣味作为审美尺度,评判各种审美活动和审美现象。从西方启蒙时期开始,一些思想家也开始思考动物的精神性问题及其与人类的联系。随着生态美学的发展,审美主体的概念开始从人类向自然界、向动物推移,出现了动物美学和动物趣味的概念。这些概念在美学的框架内是否有意义,需要结合美学的历史和实践,进行深入的辨析和检验。
【作者单位】: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4CZX062)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重点项目(2014A2283)
【分类号】:B834
【正文快照】: 生态美学将人类中心主义押上美学批判的前台,把人的审美主体性放在与自然生态平等和谐的角度下考察,这往往产生两种倾向:一种是对人的审美主体性的消解,另一种则是审美活动的泛主体化,抹平了人对审美活动的独断地位。循着生态美学的发展思路,审美趣味的主体延伸到自然万物,尤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云水;;独龙族禁忌的文化人类学解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2 方潇;;革命话语下的理性思维——董必武法学教育思想刍议[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3 何志鹏;;“自然的权利”与权利理论的发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4 徐庆年;青年钱钟书与西方哲学[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5 李成玉;;赵翼诗歌的“创新说”[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6 陈文钢;;“任性”的叛逆与“坎普”的颠覆——论苏珊·桑塔格的“风格化”[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7 蒋毓舒;吴永辉;张仁玲;;循环经济: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关键[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8 贾红莲;陈振华;;儒家理想人格及其现代转化[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9 李成玉;;符号中的艺术——简析卡西尔《人论》中的艺术观[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10 易小芳;李名家;肖尚桃;;节约型高校后勤建设中的校园文化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越存;;现代性伦理危机与西方共同体主义的困境[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2 曾建平;丁玲;;环境人权:伦理学维度的审视[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3 杨通进;;人对动物负有何种道德义务[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4 刘梅珍;;哈姆雷特形象的伦理视角审视[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5 桑本谦;;传统刑法学理论的尴尬(Ⅰ)——面对许霆案[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龙永干;;蜕变的努力与“革命”的焦虑——鲁迅“左联”生存论[A];鲁迅与“左联”——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秦越存;;解决现代西方伦理危机的实践哲学进路[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8 蒋永甫;;现代国家构建中的公共预算——一种财政国家的视角[A];第二届中国公共预算研究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彭宗超;李m:;;预算参与:地方预算改革的合法性危机及转换[A];第二届中国公共预算研究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李润珍;武杰;;跨学科视野下的工程伦理[A];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第二届全国“科技与社会发展”中青年南方论坛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卫先;后代人权利论批判[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3 张红峰;大学组织变革中的博弈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顾远飞;市场化环境下的大学运行逻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朱新春;莱布尼茨自然有机论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6 谷颖;满族萨满神话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刘自学;论政治哲学范式的演进[D];南开大学;2010年

8 金道铭;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9 张伟强;法律制度的信息费用问题[D];山东大学;2010年

10 张爱珍;模糊语义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秀利;人类的生态危机[D];河北大学;2009年

2 郑璇;土地资源有效利用的法律规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张正东;中国摔跤文化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4 赵文静;奥康纳的双重危机理论及对我国生态社会建设的启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潘瑜;客家祠堂文化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毕圣洁;中国政治发展过程中的合法性构成与获取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唐闰杰;实用刑事推定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李卫玲;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构建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9 汝秋实;约翰·福斯特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10 宋佳;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困境及其出路[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醒尘;美学研究不可忽视艺术——喜读李欧《论艺术》[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2 毛萍;美学究竟研究什么?[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3 李军学,庞壮;体验、反思、否定——美学思想方法论刍议[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4 姜奇平;“以客户为中心”的体验——经济学与美学比较研究之二(上篇)[J];互联网周刊;2002年16期

5 范守信;素质教育与“美学”课程教学改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年05期

6 陈学明;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美学理论[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7 唐桃;美学的自觉——元美学研究导言[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8 骆冬青;政治美学的意蕴[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9 张光芒;启蒙美学与政治美学比较[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10 李正学;;网络呼唤美学[J];美与时代(上半月);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在昆明召开[A];中华美学学会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简报[C];1980年

2 ;全国美学会议分别召开高校美学教学和造型艺术美学座谈会[A];中华美学学会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简报[C];1980年

3 ;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胜利闭幕 成立学会 通过章程 选举理事并提出学会工作计划和建议书[A];中华美学学会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简报[C];1980年

4 ;全国美学学会第二届年会大会发言[A];中华全国美学学会第二届年会简报[C];1983年

5 曾建平;;知识产品与美学在知识经济中的整合——关于“美学经济"命题的论证[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6 刘兴家;;写作美学理论体系建构的思考[A];中国写作学会第六届(第二次)理事会暨第十二次学术年会会议交流论文集[C];2004年

7 马莉;肖光来;;运动美学理论研究的突破与转向[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8 ;江苏省美学学会[A];2005:发展·和谐·公正——江苏省社科类学会学术年会成果荟萃[C];2005年

9 顾永芝;房亚红;;美学是什么[A];探寻美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2001—2006)纪念文集[C];2006年

10 王柯平;;美学研究中的可能缺漏(提要)[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来先;濒危的“美学”[N];中华读书报;2004年

2 王洪岳 谭好哲;吴炫对美学的“否定”[N];中国教育报;2000年

3 纪尧;和谐派美学的创立者[N];光明日报;2003年

4 刘悦笛;美学研究的“本土方法”哪去了?[N];文艺报;2005年

5 刘成纪;时代潮流与美学使命[N];新闻出版报;2000年

6 张丹飞;市场呼唤新型美学教材[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5年

7 贾立钢;认识“企业美学”[N];光明日报;2008年

8 滕守尧;序《通俗美学》[N];中国文化报;2000年

9 维安;美学第三次大讨论条件具备[N];社会科学报;2005年

10 刘金祥;遭遇泛化后,,美学何以自省?[N];中国艺术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成纪;汉代美学中的身体问题[D];武汉大学;2005年

2 李_";非总体的星丛[D];浙江大学;2005年

3 孙晓艳;艺术与技术的辩证法[D];复旦大学;2010年

4 骆冬青;二十世纪中国政治美学与文艺美学[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5 汤拥华;先验论美学批判[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谢昌飞;阿多诺美学视域下的现代性批判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7 王妍慧;“表现性形式”的历史呈现[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8 杨凯军;蔡元培实验美学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9 宋国栋;艺术的放逐与审美的拯救[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邵鸿雁;中国美学“味”范畴新论[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志强;“消逝美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刘筵莉;“美学”概念在中国近代的缘起与演变[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简显鹏;美学与革命[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4 崔璨;福柯的生存美学及当代意义[D];黑龙江大学;2012年

5 崔国清;日常生活视阈下的天气美学[D];兰州大学;2013年

6 邱艳艳;论美学中的爱[D];郑州大学;2007年

7 徐金凤;敞开美学的情感之维[D];湖北大学;2011年

8 童小畅;消费社会:美学终结的时代[D];四川大学;2005年

9 熊晓庆;视界融合[D];武汉大学;2005年

10 孙迁迁;女性审美特征与女性美学建构[D];湖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1714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1714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6f3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