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鲍德里亚的后现代美学思想
本文关键词:论鲍德里亚的后现代美学思想
更多相关文章: 价值的结构革命 仿象 超现实 大众传媒 超导体
【摘要】:从符号与现实的关系入手,鲍德里亚深刻地分析后现代的"价值的结构革命",并通过对"仿相"、"超现实"、"超导体"的分析,无情地揭示后现代符号战胜现实的惊人事实。他的理论抓住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向拟像和超现实转变的特征,对于分析当代社会文化的趋势具有相当的启发。
【作者单位】: 淮阴师范学院文学院;
【分类号】:B83-069
【正文快照】: 法国的哲学家与文化理论家鲍德里亚(1929—2007),与法国的利奥塔、美国詹姆逊等一起被认为是关于后现代的最重要的理论家,鲍德里亚美学思想最显著特色在于,他从符号与现实的关系入手,深刻而无情地揭示后现代符号战胜现实的惊人事实,他的理论抓住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向拟像和超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亚春;解构与摧毁——关于德里达与海德格尔[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2 张劲松;;拟真时代:鲍德里亚媒介理论的后现代视角[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3 汪德宁;;日常生活如何审美化?——由鲍德里亚的“超美学”看“日常生活审美化”之争[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4 胡松年;赵强;;历史文化散文写作的本体策略——读王开林的历史文化散文所想到的[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1期
5 谢燕燕;;真实的假象,假象的真实——论谭恩美《拯救溺水鱼》中的全球传媒思想[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2期
6 米东海;;中国古典文化的发展的消费趋向[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6期
7 许宏香;;仿像的逻辑——波德里亚仿像论的技术与修辞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5期
8 吴婷婷;;对完美罪行下的现代技术的反思[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5期
9 贺立婷;;浅谈超真实的世界[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11期
10 徐培卿;;未来世界的“技术救赎”——浅析《2012》中的技术崇拜情结[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文秀;;第三种大众文化理论——波德里亚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2 杨冰莹;;作为仿像的卡通与作为卡通的艺术[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2011年)[C];2012年
3 贺建平;;消费社会的炫耀性消费与广告的意义建构[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4 盛国荣;;技术物:思考技术和消费社会技术问题的出发点——鲍德里亚早期技术哲学思想研究[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专家专题论坛“在为国服务中发展自然辩证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夏莹;;生产的镜像逻辑与西方形而上学批判——为鲍德里亚对马克思“生产”观念批判辩护[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6 刘晓毅;;后现代主义艺术的现代主义特征[A];2005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肖庆;王利丽;;网络空间中的电影文化传播[A];中国与世界影视文化多样性的现实与前景——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第4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6年
8 高字民;;拟像文化批判视域中的中国当代影视创作[A];新世纪新十年:中国影视文化的形势、格局与趋势——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第六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9 杨向荣;;距离的生成与消解——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一种解读[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马大康;;电子媒介时代文学的文化生态[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08年卷)——理论创新时代:中国当代文论与审美文化的转型[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吴瑛;中国话语权生产机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郭星;二十世纪英国奇幻小说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吴越民;中美报纸新闻中女性形象塑造的跨文化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5 杨席珍;资本主义扩张路径下的殖民传播[D];浙江大学;2010年
6 廖述务;身体:美学的与实践的[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陈明达;多样性与有限性[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胡慧华;符号化:当代消费社会批判的一个维度[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欢;超越资本逻辑与符号逻辑[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10 刘伟斌;后现代视觉文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承超;论视觉文化语境下的景观电影[D];湘潭大学;2010年
2 曹燕宁;新媒体环境对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策略[D];苏州大学;2010年
3 孟繁中;视觉文化时代的中国审美文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杨虹;数字媒体艺术的呈现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5 吴福妹;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的批判及其启示[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6 朱荣建;“否定的辩证法”核心思想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7 何东明;文本视域之当代西方建筑差异性探讨[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8 周福宝;电影中的后现代转向[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孔真;西方当代空间化叙事理论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李桂艳;消费社会背景下人的精神世界建构[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有人说[J];甲壳虫;2006年01期
2 张娜;白鹤;;浅谈大学生语言生活中的外来语运用[J];双语学习;2007年09期
3 冯春久;谷桂林;;大众传媒在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过程中的传播策略[J];决策探索(下半月);2008年06期
4 董希文;;通俗文艺与大众文艺辨析[J];艺术广角;2008年05期
5 陈sパ,
本文编号:11753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1753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