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从理论到实践——美学研究的当代使命

发布时间:2017-11-14 02:28

  本文关键词:从理论到实践——美学研究的当代使命


  更多相关文章: 中国美学 当代使命 热潮 审美文化产业


【摘要】:1949年以后,中国美学学科经历了两次美学热。在第一次美学热中,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美学,满足了新中国建立之后新的社会、政治、文化的需要,成为近代以来中国美学的终结和当代美学的开端。但美学理论完全依附于哲学之上却使美学丧失了本性。在第二次美学热潮中,美学得到了现代发展,划定了自己的研究范围。21世纪以来,随着现代生活的进程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精神文化方面的需要、特别是审美需要已经迅速上升为与物质需要居于同样重要的甚至更高位置的需要,人类消费已从生存型消费向着享受型、发展型消费快速转变。艺术与文化推动经济发展并不是夸大其词,而是当下的经济事实。审美文化产业需要美学来解答其有关美的具体问题。这就是美学的当代使命,也是新的美学热潮的发展方向。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分类号】:B83-092
【正文快照】: 美学学科的建立,从德国唯理主义哲学家鲍姆加登在1735年写的博士论文《诗的哲学默想录》中提出要建立一门学科来研究感性认识,并为这门学科起名“Aesthetic”即“感性学”开始,经德国哲学家康德、席勒、谢林、黑格尔等人的发展深化,而最终完成的。美学学科是哲学中与研究知(即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旭晓;;中国美学的历程与转向[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子木;;敞开“百宝箱”中的真理[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2 徐艳丽;;桥意象在宋代诗词中的情感阐释[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8期

3 许慧君;;论杜牧诗歌中的女性观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6期

4 石旺君;舒伟;;因美而爱[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1期

5 何华;;朱光潜的美感经验——之“心理距离说”[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8期

6 高星海;论中国艺术的模糊美[J];鞍山钢铁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7 王岩;;论《易经》中的阳刚阴柔之美[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8 王菊香;;表象在文学创作和文学欣赏中的作用[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07期

9 杨丽萍;东西方文化比较:论中国文学的忧患意识[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10 李艳;;移就的词汇化形式与语义演变[J];毕节学院学报;2009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倪奇;刘飞;;以“气”论诗与方东树的诗学思想[A];第三届全国桐城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张敏;成海钟;徐建灵;;音乐艺术素养视阈下的大学生“精神成人”研究[A];中国农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四届二次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0年

3 李心峰;;“审美意识形态”说与新时期艺术本质研究[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4 沈永兴;;浅谈技校语文诗词教学方法[A];中国职协2013年度优秀科研成果获奖论文集(中册)[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光焰;回到美自身的领域[D];西南大学;2011年

2 朱羽;“社会主义”与“自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迟蕊;鲁迅杂文诗性品格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4 吴时红;实践论美学在中国[D];浙江大学;2011年

5 董宏;蔡仪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6 张晓辉;教学空白艺术[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7 郑龙云;今道友信美学思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8 鞠传文;汉代教育制度与汉代文学创作[D];山东大学;2011年

9 聂W,

本文编号:11834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1834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033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