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与东方的环境美学
本文关键词:西方与东方的环境美学
更多相关文章: 环境美学 国家公园 娱乐文化 徒步旅行 程相占 文艺美学研究 环境问题 深层生态学 审美价值 城市环境
【摘要】:正一、环境美学在西方的起源在20世纪的最后三十年间,对环境美学的兴趣开始出现在西方学者之中。许多因素共同促成了这一兴趣:对自然界美的事物的重新认知,对融入自然的各种活动的不断期待,例如徒步旅行、野营、划船、游览州立与国家公园等。这些活动过去一直是西方娱乐文化的一部分——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几十年财富不断积累,休闲意识不断增强,二者的结合促使户外娱乐日益流
【作者单位】: 美国长岛大学哲学系;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
【分类号】:B834
【正文快照】: 一、环境美学在西方的起源在20世纪的最后三十年间,对环境美学的兴趣开始出现在西方学者之中。许多因素共同促成了这一兴趣:对自然界美的事物的重新认知,对融入自然的各种活动的不断期待,例如徒步旅阿诺德·伯林特(美国长岛大学哲学系教授)赵卿/译(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博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海舰;邓伟丽;;论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着力点[J];保定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2 李永刚;;文化资本与浙江现代经济增长[J];财经论丛;2007年01期
3 石长宝;石长国;;杜维明儒家思想探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02期
4 徐晨霞;宋嘉庚;;加拿大媒介素养教育的经验与启示[J];东南传播;2009年04期
5 布丹丹;;“全球本土化”话语中的音乐教育[J];电影评介;2008年23期
6 姚峰;;全球化时代传统文化的“全球本土化”策略[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7 李凯;;多元现代性与当代中国佛教的新开展[J];法音;2009年03期
8 刘晓燕;;文化同质化与20世纪中国文化思潮——兼评当代学人的立场与观点[J];甘肃社会科学;2011年03期
9 鲁枢元;;生态批评视域中“自然”的涵义[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10 吴斌;;电视传播与原生态民族文化保护[J];贵州民族研究;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进;;梁启超的“活态”史学与“三界革命”[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志奇;北京人民大会堂室内环境艺术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2 张国栋;中华武术现代传承困境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王振存;文化视阈下城乡教育公平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4 林春山;新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的中国贸易政策调整与转型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5 沈小勇;现代新儒家儒学现代化思想论衡[D];苏州大学;2011年
6 冯璐璐;中东经济现代化的现实与理论探讨[D];西北大学;2006年
7 黄永健;艺术文化论—艺术在文化价值系统中的位置[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8 陈志杰;文言在外汉翻译中的适用性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9 寇晓东;基于WSR方法论的城市发展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10 王军宁;生态视野中的新时期文学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红岩;多元系统理论视角下跨文化交际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0年
2 李启;《孝经》思想及其现代价值[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刘涛;文化产业与民族地区城市化道路选择[D];云南大学;2011年
4 冉怡;试论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5 张彩虹;现代科技发展对社会主义道德的影响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6 姬可周;全球化与文明对话[D];延安大学;2011年
7 王星;现代化进程中文化传统的延续和村庄的和谐[D];西北民族大学;2011年
8 丁页;欲望都市的生命追问[D];苏州大学;2011年
9 郭晓东;孔子“中庸”思想的现代阐释[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10 张睿;多样的现代性:中美大学生人际冲突管理方式的跨文化比较[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妮;;环境美学视阈内的城市问题研究——“环境美学国际论坛暨第七届亚洲艺术学会襄樊年会”综述[J];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12期
2 陈国雄;;环境美学的建构性考察[J];贵州社会科学;2010年06期
3 陈望衡;;试论农业审美愿景——新农村建设与环境美学[J];江淮论坛;2012年02期
4 聂春华;;试论环境美学中的身体问题[J];中州学刊;2012年05期
5 杨兆三;;满架蔷薇一院香——环境美学漫笔[J];中国花卉盆景;1985年02期
6 陈望衡;;环境美学是什么?[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7 N.费希尔,刘可欣;从美育到环境美学[J];国外社会科学;2000年04期
8 赵冬初,李连英;隐逸文化对中国古代环境美学的贡献[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9 王卫东;环境美学的学科定位[J];民族艺术研究;2004年04期
10 彭锋;环境美学的兴起与自然美的难题[J];哲学动态;2005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望衡;;培植一种环境美学[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2 李丽;唐猛;;环境美学视域下的城镇化建设[A];2014年8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蒋劲松;环境美学:不仅仅是审美之学[N];中华读书报;2006年
2 王希;环境美:用感官去体验,还是用理性去分析?[N];中华读书报;2006年
3 刘蓓;西方环境美学理论[N];文艺报;2004年
4 王希;美,很远,又很近[N];中华读书报;2006年
5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 赵秀福;天地有大美[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文臣;当代西方环境美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赵擎昊;论环境美学与当代人的生存境遇[D];长春理工大学;2007年
2 范昌丽;秦汉环境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张馨尹;艾伦·卡尔松环境美学思想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3年
4 张露;“在场”审美经验下的场所营造方式初探[D];中国美术学院;2009年
5 张婷;环境美学视域下的龙门阁景区景观设计研究[D];西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1888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1888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