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再论环境美学的当代使命

发布时间:2017-11-17 18:25

  本文关键词:再论环境美学的当代使命


  更多相关文章: 环境美学 生态文明 乡愁


【摘要】:生态文明时代是当代环境美学的背景。在生态文明时代出现的生态文明审美观强调美中具有一种重要性质:文明与生态共生。这种审美观将自然环境中的生命性提升到生态公正的高度,尊重动植物自身的审美权利,将生态平衡看作自然环境美的核心,重视最具生态性的荒野的美。环境美学以"生活"(居)为主题,环境审美体现为"宜居""安居""利居""和居"和"乐居"五个层次。环境美的本质为"家园感","乡愁"的实质就是家园感。"乡愁"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守住"乡愁",重要的是保护好城乡的历史景观。要谨慎地处理城乡中的废墟,保留并保护好那些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废墟,它们具有崇高的审美魅力。一座城市应该以拥有有价值的废墟而骄傲。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
【分类号】:B834
【正文快照】: 笔者2009年10月在襄阳的环境美学国际会议上做《环境美学的当代使命》主旨发言,其后又以同题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做过讲演。此文中文稿后发表于2010年第7期的《学术月刊》上,为《新华文摘》同年第19期转载;英文稿则发表于2010年的《亚洲艺术与美学杂志》1。时间过去六年了,这些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梅小妹;苏剑鸣;;论风水思想对徽派园林的影响[J];安徽建筑;2008年03期

2 陈娟;朱军;刘旭广;韦小霞;;旅游地景观设计之立意与意境创造[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8期

3 杨艳;田治国;彭强;李涛;;陕西关中地区彩叶植物种类及应用调查[J];北方园艺;2010年06期

4 李宝昌;韩炳越;张涵;;园林竹子造景史初探[J];北京园林;2001年02期

5 祁今燕;谢军;;室内外绿色造型和审美之间的榫合[J];新材料新装饰;2002年12期

6 王书艳;;诗石联姻:唐代园石的诗学阐释[J];船山学刊;2012年02期

7 张纵;从园林起源谈六朝时期的皇家宫苑及其它园林形式[J];东南文化;2003年03期

8 苏欣慰;何巧华;;试论道家思想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旅游审美体现[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9 高云泉;李海荣;魏开云;樊国盛;杨琴;;丽江园林植物应用特点分析及开发建议[J];福建林业科技;2007年04期

10 李春青;;北京顺义奥林匹克水上公园规划设计评述[J];风景园林;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宋丹;俞书伟;;设计无格,,借景有因——浅谈产品中的透明性设计[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2 桂强;;景观美学的自律与他律[A];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会第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董璁;;建筑融合风景的典范——记Alvaro Siza的Boa Nova茶餐厅[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09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郭明;裴欣;;中国山水画论对园林假山设计的影响分析[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5 张富强;;北海园林文化研究[A];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第五辑 下)[C];2007年

6 张威;;试析“样式雷”的身份与职业地位[A];《圆明园》学刊第十期[C];2010年

7 杜爽;;风景名胜区中道教名山文化景观的初探[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4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4年

8 杨莹;;中国传统设计艺术的生态智慧[A];致力于社会和谐的江苏博物馆事业——江苏省博物馆学会2012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铁华;主人的居处:“看”视域的古典园林文化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2 郭明友;明代苏州园林史[D];苏州大学;2011年

3 赵建梅;唐大和初至大中初的洛阳诗坛[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4 李珉;明清时期的道教美学思想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5 赵晓峰;禅与清代皇家园林——兼论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禅学渊涵[D];天津大学;2003年

6 吴晓明;明代中后期园林题材绘画的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4年

7 朱力;崇实厚生·回归自我[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8 张晓燕;中国传统风景园林廊设计理法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9 顾蓓蓓;清代苏州地区传统民居“门”与“窗”的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10 邢莉莉;明代佛传故事画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华;保定古莲花池景观空间分析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2 穆瑞;中国文学艺术中的“亭”意象[D];暨南大学;2011年

3 王艳照;论西方汉学视域下的中国古代文学与园林的关系[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沈洁;明清苏州城市审美文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5 耿娟娟;唐代别业的环境审美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6 师宽;住区景观的舒适性及生态化的量化测评体系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7 赵曜;在建筑技术变革影响下新型建筑形态的形成和演变[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8 熊琳;中国传统沿水建筑形态初探[D];湖南大学;2001年

9 郭良;构筑人情化城市广场[D];重庆大学;2001年

10 赵凯;中国传统庭院构成分析与继承[D];郑州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文涛;;作为环境批评的哲学——约·瑟帕玛环境美学思想简评[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2 马妮;;环境美学视阈内的城市问题研究——“环境美学国际论坛暨第七届亚洲艺术学会襄樊年会”综述[J];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12期

3 陈国雄;;环境美学的建构性考察[J];贵州社会科学;2010年06期

4 陈望衡;;环境美学的当代使命[J];学术月刊;2010年07期

5 陈望衡;;环境美学的主题[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6 廖建荣;;中国环境美学:萌芽、建构与突破[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7 王q

本文编号:11969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1969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b81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