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评王茜《现象学生态美学与生态批评》

发布时间:2017-11-23 15:17

  本文关键词:评王茜《现象学生态美学与生态批评》


  更多相关文章: 生态美学 王茜 生态批评 观点分歧 生态科学 美学观 审美活动 主体性存在 生态文化 研究方法


【摘要】:正生态美学从1972年正式诞生以来,尽管国内外学者已经正式发表了数量颇为可观的论著,但生态美学依然不够成熟,这主要表现在如下两方面:其一,生态美学的研究对象尚未确定,不同学者之间的观点分歧很大;其二,生态美学的哲学基础与研究方法也都尚未确定,如何研究生态美学依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笔者欣喜地读到了青年学者王茜的新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山东大学生态美学与生态文学研究中心;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生态审美的基本要点与生态审美教育研究”(13AZW004)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环境美学与美学的改造”(11JJD750014)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B834
【正文快照】: 生态美学从1972年正式诞生以来,尽管国读者进行交流,从而推进生态美学建设。内外学者已经正式发表了数量颇为可观的论著,但生态美学依然不够成熟,这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一方面:其一,生态美学的研究对象尚未确定,不研究生态美学,首先应该回答“什么叫生态同学者之间的观点分歧很大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曾繁仁;;生态现象学方法与生态存在论审美观[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2 曾繁仁;生态美学:后现代语境下崭新的生态存在论美学观[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3 曾繁仁;;再论作为生态美学基本哲学立场的生态现象学[J];求是学刊;2014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祖利,张玉霞;《聊斋志异》的生态美学解读[J];蒲松龄研究;2004年02期

2 李立,孙其香;试论《毛大福》的生态美学意义[J];蒲松龄研究;2005年02期

3 刘锋杰;“生态文艺学”的理论之路[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4 王昌树;;如何准确理解海德格尔的存在论美学思想[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5 刘翠玲;;基于森林生态美学理论的城市森林建设与管理[J];中国城市林业;2010年02期

6 胡吉星;白晶玉;;论《庄子》“解衣般礴”的美学意蕴[J];船山学刊;2008年04期

7 朱立元;栗永清;;从“生态美学”到“生态存在论美学观”[J];东方丛刊;2009年03期

8 丁晓明;;生命的不平等对话——透视故事片观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存在”[J];大众文艺;2009年23期

9 雷鸣;;生态文学研究:急需辩白概念与图谱[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10 祝杨军;毛先荣;;后现代语境中的生态消费[J];法制与社会;2011年2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袁鼎生;;生态美学的学科建设[A];东方丛刊(2005年第2辑 总第五十二辑)[C];2005年

2 施晔;;高罗佩对中国猿文化的阐释及其范式意义[A];中国梦:道路·精神·力量——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文集(2013年度)[C];2013年

3 程相占;;中国生态批评的14个理论问题——《中国生态批评的根枝叶·导论》(征询意见大纲)[A];第三届海峡两岸生态文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静;易学思想与生态美学建构[D];辽宁大学;2011年

2 赵丽妍;新世纪乡土小说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3 马和民;社会化危机及其出路[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李哲;生态城市美学的理论建构与应用性前景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5 吴景明;走向和谐:人与自然的双重变奏[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杨庙平;《巴黎手稿》与当代中国美学理论形态建构[D];四川大学;2007年

7 史立刚;大空间公共建筑生态化设计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8 隋丽;现代生态审美意识的生成与文本建构[D];辽宁大学;2008年

9 雷鸣;危机寻根:现代性反思的潜性主调[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张鹏;大地伦理的诗意呈现[D];上海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立琼;生态美学视域下的明清经典小说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方焓;生态美育视域下的中小学语文教学[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3 彭建伟;古典园林的生态美学意韵及其对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启示[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4 许莹莹;侗族风雨桥的生态审美意蕴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5 袁荣蓉;生态美学视野下的企业文化建设[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6 张烨;西方近代自然语言观对浪漫主义诗歌的影响[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陶冶;生态美学主旨与当代人和自然关系的审美建构[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艳丽;曾繁仁生态美学思想哲学基础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9 金鑫;生态美学视域下中国生态主题电视纪录片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10 廖萍;苗族服饰的生态审美解读[D];广西民族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钱中文;全球化语境与文学理论的前景[J];文学评论;2001年03期

2 U.梅勒,柯小刚;生态现象学[J];世界哲学;2004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子程;;第四届全国生态美学学术会议综述[J];哲学动态;2008年06期

2 曾繁仁;;“生态美学”专题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3 鹿彬;;何谓“后浪漫主义生态美学”[J];长城;2010年06期

4 徐恒醇;生态美放谈——生态美学论纲[J];理论与现代化;2000年10期

5 王玉兰;简论中国古代天道观对生态美学的启示[J];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6 刘恒健;论生态美学的本源性──生态美学:一种新视域[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7 吴承笃,徐瑾琪,叶莎莎;首届全国生态美学研讨会综述[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8 曾繁仁;试论生态美学[J];文艺研究;2002年05期

9 陈立群;生态美的命名与生态美学的建构[J];贵州社会科学;2002年02期

10 仪平策;从现代人类学范式看生态美学研究[J];学术月刊;200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繁仁;;新时期生态美学的产生与发展[A];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C];2008年

2 张德兴;;自然美:从生态美学的角度看[A];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3 李丕显;孙琪;;生态美学偏至论[A];中华美学学会第六届全国美学大会暨“全球化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李庆本;;国外生态美学状况[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08年卷)——理论创新时代:中国当代文论与审美文化的转型[C];2008年

5 李泽淳;;关于生态美学研究的几点思考——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会议论文提纲[A];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6 ;生态美学的几个问题[A];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7 李泽淳;;关于生态美学研究的几点思考[A];中华美学学会第六届全国美学大会暨“全球化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张皓;;生态美学与生态批评的沉重话题[A];东方丛刊(2005年第2辑 总第五十二辑)[C];2005年

9 曾繁仁;;走向更加深入和成熟的我国生态美学研究[A];东方丛刊(2005年第2辑 总第五十二辑)[C];2005年

10 袁鼎生;;生态美学的学科建设[A];东方丛刊(2005年第2辑 总第五十二辑)[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汉儒 黄孝谋;广西民院“生态美学”绽放异彩[N];广西日报;2005年

2 吴承笃;生态美学的新译介[N];文艺报;2010年

3 刘悦笛;“生态美学”的系统阐释[N];人民日报;2010年

4 记者 潘一峰;打造产业人才生态美学高地[N];杭州日报;2014年

5 本报记者 唐景莉;生态美学:注重人与自然整体和谐[N];中国教育报;2005年

6 彭立勋;生态美学:人与环境关系的审美视角[N];光明日报;2002年

7 李晓林;生态美学的学科依据[N];光明日报;2005年

8 王杰;生态美学研究领域上的独特声音[N];广西日报;2005年

9 万莲子 王琼;中国生态美学的意蕴[N];文艺报;2005年

10 (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 曾繁仁;生态美学的产生及其意义[N];中华读书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静;易学思想与生态美学建构[D];辽宁大学;2011年

2 赵凤远;庄子生态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3 罗祖文;新时期美学创新的典范[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4 翟鹏玉;对生与环进—花婆信仰中的壮族审美生发图式[D];云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晓蓉;共生—生态美学的基点[D];扬州大学;2008年

2 叶超群;生态美学:个体精神生态的建构及价值[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玮;当前国内生态美学研究中的哲学基础问题探索[D];延安大学;2010年

4 陶冶;生态美学主旨与当代人和自然关系的审美建构[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5 赵婷;生态美学研究的现状、问题与出路[D];兰州大学;2007年

6 秦明;生态美学视域下的大学学科建设初探[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7 高春民;生态美学:一种新的美学形态[D];新疆大学;2008年

8 韩女子;高博斯特的生态美学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9 李艳;生态美学:一种新的价值观[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党振峰;生态美学与当代人文精神的价值反思及其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2189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2189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9da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