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欧阳修人生实践的生命美学审视

发布时间:2017-11-25 04:01

  本文关键词:欧阳修人生实践的生命美学审视


  更多相关文章: 欧阳修 生命美学 审美实践 审美范式


【摘要】: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他是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人物,在政治,历史,文学,金石学等方面的成就令人称颂,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代表,当然也代表着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重要一类,在这样一个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的时代,特别是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被重新追寻的当代,深化了对人性的认识,为我们理解和解读这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提供了新的途径和视角。本文拟以欧阳修人生实践为基础,从生命美学角度,即以其对生命理解为出发点,以文献研究法为主结合比较研究法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研究: 第一部分从欧阳修人生实践的主要方面即为政,为文,为学问,为诗词四个方面展开探讨,阐述欧阳修生命上的自由“尽性”。其一,“自我”实现的执着谏士;其二,不为“戚戚之文”的潇洒醉翁;其三,为往圣继绝学的痴情学者;其四,纯真缱绻的率性居士。力求从实践中寻找人物的主体性,情感性和精神性,突出人生实践即为其生命最高的审美性活动,是其生命本性理想的选择和尽性,从而在某种意义上可能构成一种充实完整的生命审美实践。 第二部分从生命美学角度理解欧阳修对生命的认识。其一,强调人之生命的自然形态和天地间独一无二性独体性,其二,“修之于身,施之于事,见之于言”的生命尽性和“同胞物与”的人情性。以期为其人生实践的完满尽性寻找主体性的,精神性阐释。 第三部分从生命审美范式角度以比较的方法展现这位传统精英知识分子的生命姿态。即“坚持”的生命气象,遣玩的生命意兴。 文章试图站在当代生命关怀的精神之颠思考并分析六一居士的生命情怀,其“为物之灵”生命理解,其“修之于身,施之于事,见之言”充实的人生美学实践或许可以给我们一些启发。希望能为我们进一步认识封建传统知识分子形象有所裨益,并对当代知识分子个体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一个参照,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B83-0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预衡;论欧阳修[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0年03期

2 王守国,卫绍生;“文章太守”的文论架构———欧阳修文论的渊源、成就及影响[J];河南大学学报(社科版);1998年01期

3 周进珍;;《醉翁亭记》的一种解读:生态美学的视角[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4 张玉璞;论宋代文人的谪居心态[J];江西社会科学;2002年08期

5 刘斌元;;诗意地栖居——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的生活理想[J];美与时代(上半月);2009年02期

6 周健自;略论欧阳修的“人格魅力”[J];黔南民族师专学报;2000年01期

7 张玉璞;宋代文人“居士”情结的社会文化阐释[J];山东社会科学;2002年03期

8 赵伯飞,韦统义;从生命美学看审美价值的主体回归[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9 魏玉侠;走向自然 领悟人生——论欧阳修前期的自然观[J];学术月刊;1994年04期

10 曾建林;宋初经学的转型与欧阳修经学的特点[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唐红卫;欧阳修的文艺观[D];新疆大学;2005年

2 彭传华;论欧阳修的人生哲学[D];南昌大学;2005年

3 王抚超;欧阳修诗歌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2246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2246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c31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