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贺麟美学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29 08:29

  本文关键词:贺麟美学思想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贺麟 美学 回归自然 艺术直观


【摘要】:现代新儒家学者之一贺麟,学界对其学术思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新心学以及其返本开新的文化观中,美学领域一直是其思想研究中的非热点区域。贺麟虽然没有一本专门论述美学的著作,但其美学思想(指广义的美学,并非单指一门学科或狭义的为艺术所定义)始终散见于其各种文章内,闪烁着哲学智慧的光芒。通过归纳总结等方法,笔者认为,贺麟先生的美学观可以概括为:美即对洋溢着人的主体精神的自然的艺术观照;艺术是表现本体界意蕴的审美直观;要从艺术的陶养中去求具体美化的道德,也要使道德进于“礼”(即道德艺术化);追求理想人格,创造真善美的价值。贺麟从审美的角度融汇中西文化,指出儒学须循着真理化、道德化、艺术化的路径发展。经过创造性的诠释,贺麟给古老的儒家思想注入了时代的新鲜血液。留学期间,黑格尔和谢林的美学思想对贺麟的美学思想产生了直接的影响。贺氏的美学观是基于中国传统美学内涵,融合德国古典美学思想,又复归于中国诗教新开展的美学观。同时贺麟也与其他新儒家学者一样提倡人生艺术化,认为生命要富于诗意,要过充满艺术陶养的人生。具体方法为回到自然,在与自然的主客合一中发现人生真理、增强生命的力量。本文试图立足于贺麟的文本,梳理并分析其美学观。在第一章和第二章中介绍了贺麟美学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渊源;在第三章中讨论了贺麟对美与艺术概念的阐发,并进一步探讨了其对自然美与艺术美等问题的看法;第四章试图从方法论的角度发掘贺麟的美学思想,在“直观”中把握主体与客体的统一、沟通诗教与礼教、同一道德价值与美学价值;第五章说明贺麟的“理想主义”、人生艺术化的追求始终贯穿于其美学思想,体现了其对传统诗教的“新”构建及对塑造理想人生的追求。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B83-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洁平;儒家道德形而上学的建立——论贺麟的道德观[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2 张学智;贺麟的新心学与黑格尔、康德[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1期

3 彭锋;冯友兰“人生境界”理论的美学维度[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1期

4 刘颖;;“宗教为道德之体,道德为宗教之用”——论贺麟的宗教思想[J];北方论丛;2008年05期

5 田园;;论贺麟的儒家思想新开展与当代中国文化建构[J];重庆行政;2009年06期

6 顾红亮;周屹;;作为方法的进化论——胡适与贺麟对杜威进化论的理解[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7 柴文华,姜华;贺麟的道德观片论[J];贵州社会科学;1994年03期

8 彭华;;贺麟年谱新编[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9 宋志明;贺麟对新儒者的定位[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10 李龙海;从“自然的知行合一论”看传统文化的现代化[J];理论探讨;2000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志捷;贺麟文化观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2 王广州;黑格尔美学中的艺术与伦理问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刘楠;贺麟文化哲学思想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韩伟;新心学的文化体用之辩[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何可可;论贺麟的文化哲学思想[D];中南大学;2010年

4 丁永华;贺麟“新心学”思想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5 叶玉霞;梁漱溟哲学—美学思想论略[D];西南大学;2007年

6 董龙昌;冯友兰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陈松;“时空”与“超时空”视域下的贺麟人生哲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2368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2368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75e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