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美是意象吗——与朱志荣教授商榷

发布时间:2017-12-03 01:04

  本文关键词:美是意象吗——与朱志荣教授商榷


  更多相关文章: 朱志荣 意象


【摘要】:作为审美意象创构论及"美是意象"观念的倡导者,朱志荣教授的理论体系,其思想在理论层面源于以《文心雕龙》为代表的中国古典美学,在思维方式层面则源自朱光潜的主客统一论。但是,这一理论体系却是不够健全的:它混淆了美与美的对象、美的观念之间的界限,也对审美意象的物质性和精神性模棱两可,而且欠缺理论建构的周延性和普遍性。朱志荣并未注意到意象范畴巨大的可塑性和现代性内涵,从而使其理论体系显得僵化。
【作者单位】: 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0世纪中国美学史”(12&ZD111) 哈尔滨师范大学优秀青年学者支持项目(SYQ2014-01)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B83-092
【正文快照】: 现代学科意义上的“美学”于18世纪创始于德国,20世纪初主要经日本传入中国,王国维、梁启超等人是开风气之先者,到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朱光潜、宗白华等人进一步推进之,从而开启了从“美学在中国”到“中国的美学”的发展历程。1随着中国学者对美学的热衷,到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朱志荣;;《文心雕龙》的意象创构论[J];江西社会科学;2010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进;;反本质主义与叙事嬗变[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2 蒋君兰;;从明心见性的参悟看佛禅思维方式的美学意蕴[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3 郑岁黎;胡晓红;;浅析象罔是意象而非意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4 王晓岗;;审美意识形态论是第一原理吗——对文学理论教学的一个想法[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5 洪增流,彭发胜;诗歌语言的维度:“Image”与意境的差异[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6期

6 薛雯;朱光潜的文艺与道德关系论[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7 赵凯;;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进程和理论成果[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8 刘鹏艳;;论《天下无贼》的电影叙事与小说叙事[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9 李涛;;从美学的新视野到泛审美的理解——中国审美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10 王丽;;唐人对意境理论的贡献[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黎志敏;;语象概念的“引进”与“变异”[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10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之凡;意象浅论[J];镇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2 秦玉明;论意象的泛化[J];攀枝花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3 张顺兴;试析创制诗作意象的方法及其意象类型[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4 任惠,褚茜;谈布莱克和艾略特意象运用的相似性[J];巢湖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5 刘茹斐;文化语境中的中西月意象[J];湖北社会科学;2004年08期

6 贾永雄;;“意象”辨析[J];榆林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7 孙丽霞;;艾兹拉·庞德与意象派运动[J];科技咨询导报;2007年06期

8 谢冬冰;;朗格美学中的意象与幻像[J];宁夏社会科学;2007年06期

9 杜璇;;论《虎》诗中的意象创造[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10 游翔文;;艾略特诗歌中的意象与文化[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陈超;;《航》评析[A];看一支芦苇——辛笛诗歌研究文集[C];2012年

2 石天河;;新诗古说——当代意象诗理论与中国传统诗学之比较的研究[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3 吴晓;;辛笛诗歌的意象系列及其外在美感——辛笛诗歌意象艺术谈之一[A];看一支芦苇——辛笛诗歌研究文集[C];2012年

4 孙玉石;;现代诗的意象创造之美——重读辛笛的诗集《手掌集》[A];看一支芦苇——辛笛诗歌研究文集[C];2012年

5 任洪国;;辛笛《手掌集》意象评析[A];看一支芦苇——辛笛诗歌研究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北京当代中国书画研究会副会长 美术评论家 严望庭;意象派与大美术观[N];中国质量报;2011年

2 朱莉 安徽工程科技学院;以袭人的寂寞传达诗歌的魅力[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3 蓝棣之;诗歌理论研究的拓展[N];文艺报;2004年

4 上海中元意象画院院长 张尚明 上海广发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陈洁 中国书画杂志社会活动部主任 中国书画研究院副院长 北京当代中国书画研究会副会长 严望庭;心生法生 意动象成[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年

5 柳士同;充满诗意的黄昏[N];中华读书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颖;想象与文学翻译的“团结”[D];河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闻颖;论20世纪上半叶新诗中的火意象[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2 宋蕾;诗歌意象与翻译[D];外交学院;2002年

3 孙丽霞;艾兹拉.庞德与意象主义[D];辽宁师范大学;2001年

4 黄玉蓉;论张爱玲的太阳意象[D];苏州大学;2002年

5 张文刚;中国现代意象诗学初探[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6 顾春江;庞德《回击》中隐喻意象的合成空间阐释[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7 朱佳静;穿过意象的森林[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郑晓莉;劳伦斯诗歌中意象之表现及性爱之描述[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9 张蕾;路:一个讲不完的故事[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10 冯春艳;T.S.艾略特与浪漫主义[D];辽宁师范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12468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2468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d2e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