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论王阳明美学思想

发布时间:2017-12-03 13:29

  本文关键词:论王阳明美学思想


  更多相关文章: 心学 心学美学 诗性智慧 精神性


【摘要】: 王阳明的心学思想是在明代儒释道大融合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它有着自身特定的概念含义、理论取向、精神品格。从心学与美学的相通性来看,心学中蕴有丰富的美学因子,,体现在阳明赋予宋明理学家关注的一些基本命题如心与理、心与情、心与物、心与性以新的规定性含义之中。这些美学因子有的可以直接阐发为当代的美学问题,有的则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有些心学命题为其心学美学思想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阳明的心学美学是立足于个体心性修养以伦理评价为中心的人生论美学,它是以个体人格修养程度为准则来评价外在事物之美。这从其思想中体现出来的对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志悦神三种审美形态的不同认识与评价中即可看出。阳明一方面认为过度的感性愉悦有害于身心健康,同时又没有向其他理学家那样完全否定耳目愉悦之美,而是认为人的心性修养一旦达到悟得本体的程度,感性愉悦对身心非但无害反而有益。阳明对心意的特殊规定使悦心悦意很大程度上指在内心深处体验伦理道德的快乐。悦志悦神不仅是阳明心学思想的最高价值指向,也是其一生所追求的最高审美理想。它实际上是一种儒家圣人境界之乐,但在心学中这种乐又不离人的具体感性之乐。正是在悦志悦神的层次,人生境界和审美境界、心学精神和美学精神才化而为一。 作为一种诗性智慧和具有强烈精神性特征的美学思想,心学美学强调以禅的方式来超越现实人生,以获得儒家理想的圣人境界之乐,这种超越又时时不离个体的日常体道。心学美学除继承了儒家美学以善为美、强调以理节情等基本特征外,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融会了庄禅智慧,使其具有了一些新的特征,如对情感的定位,突出强调个体体验性特征等。心学思想的精神性特征包括现实关怀和理想关怀两个方面,现实关怀又包括社会关怀和个体关怀,理想关怀是以成圣思想为指向将人生境界和审美境界统一起来的精神追求。阳明的美学思想与心学思想在精神性上是相通的,只有从这一角度出发,才能打通心学与美学,也才能完整地理解阳明的心学美学思想,同时阳明对理想的人生审美境界的强调不仅使情与理完美融合,还使其美学思想达到一种信仰的精神性维度,从而重新巩固了儒家美学在整个社会现实审美中的地位。阳明对文艺的本源、特征、地位也作了心学的诠释,其为学实践及审美实践也印证了心学美学 论王阳明美学思想 的思想特征。 阳明把懦家将伦理法则融入诗乐之美行教化之实的原则更加内心化,从而使懦家 美学具有了更深层的理论意蕴,解诀了懦家美学形式与内容愈益对立所凸显出的矛 盾。心学美学对情与理的合理定位避免了程朱因理废情在实践上导致的情与理的紧张 对立和因情废理的俗见,使懦家美学重新具备了阐释现实的能力。心学美学对后代的 诗学及美学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如对晚明个性解放审美思潮和近代唯意志论美学的影 响,某些思想观点如对心物关系的认识对当代哲学及美学也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2
【分类号】:B83-09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源;;从王阳明诗一首看阳明心学的谱系观[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2 柏友进;;生命之学的抉发与心学及其近代衍化[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3 张利群;;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心学”价值取向的构建[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4 王美伟;;晚明“心式”小品——论心学思想对张岱小品文的影响[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8期

5 陈强;;《新唯识论》之思想史背景论略[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6 贾庆军;;“内在一元倾向”解析——从刘述先《黄宗羲心学的定位》谈起[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1年04期

7 文艺;;论阳明心学中的“有无观”对其文学创作的影响[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8期

8 曹继华;冯新华;;元代《诗》学困境蠡测[J];时代文学(上半月);2011年08期

9 丁为祥;;气学——明清学术转换的真正开启者[J];社会科学评论;2003年01期

10 张建民;;袁燮《}\斋家塾书钞》初探[J];华夏文化;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兴让;;心学之我见[A];开发中的崛起——纪念贵州建省590周年学术讨论会文集[C];2004年

2 叶协杰;;CSTPCD源医学院校核心学报引文指标的比较分析[A];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文集[C];2003年

3 Chang Hun Rhee;;ACNU-CDDP Continuous Infusion Chemotherapy for Malignant Glioma[A];第四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教育集[C];2006年

4 周晓光;;明代中后期“心学”在徽州的传播和影响[A];安徽省徽学学会第二届理事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黄学;;阳明心学与贵州教育文化发展[A];开发中的崛起——纪念贵州建省590周年学术讨论会文集[C];2004年

6 张东海;;南宋江西陆子学派的形成探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7 夏倩倩;;陆王“心学”心理学意义微探[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廖以厚;张发祥;;论陆象山心学中的道德自律思想——兼论象山心学对当代公民道德建设的借鉴意义[A];江西省抚州市社科联论文集(2002-2003)教育文化类[C];2003年

9 徐国华;;试论陆象山的诗文创作[A];江西省抚州市社科联论文集(2002-2003)教育文化类[C];2003年

10 ;《行知研究》理事单位[A];安徽省陶行知研究会六届三次年会暨农村教育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小衡;当心学步幼儿骨折[N];中国医药报;2003年

2 蒋志臻;民革中央中心学习组举行专题学习座谈会[N];人民政协报;2004年

3 何方中;制衣“心学”——定制的精神 (下)[N];中国经营报;2010年

4 新华社记者 齐中熙 葛素表;“纠偏学校”为何成了“揪心学校”?[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5 何方中;制衣“心学”——定制的精神[N];中国经营报;2010年

6 凹凸;当心学校化学实验室的毒害[N];大众卫生报;2000年

7 特约记者 吴剑;中航二集团党组中心学习理论指导工作[N];中国航空报;2004年

8 鲍东明;让孩子脸上挂满笑容的考试[N];中国教师报;2003年

9 蒋志臻;民革中央中心学习组专题学习胡锦涛在党外人士新春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政协报;2004年

10 记者 顾瑞珍 邱红杰;升旗竟也有人晕倒[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立勇;本体工夫论与阳明心学美学[D];复旦大学;2003年

2 郭艳华;杨万里文学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3 王党辉;马一浮之心学理学融合论[D];复旦大学;2006年

4 王建宏;王阳明思想再评价[D];西北大学;2009年

5 王廷琦;金元全真心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6 赵旗;心学与禅学[D];西北大学;1999年

7 郭锋航;明初朱子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8 陈多旭;教化与工夫[D];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

9 张剑;心学与徐渭艺术思想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10 许建平;李贽思想演变史[D];复旦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志;论王阳明美学思想[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2 洪银香;胡直心学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3 秦爽;王守仁的心学美学思想研究[D];新疆大学;2012年

4 罗威;陈淳思想中的“心学”倾向探析[D];杭州师范大学;2012年

5 周林根;王畿、邹守益心学思想之比较[D];河南大学;2003年

6 赵科源;精神求索与审美创造:心学背景下的晚明画坛三大家合论[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7 李瑾;心学与管理[D];苏州大学;2003年

8 杨勇;以儒摄佛,援佛入儒[D];云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朱瑞;陈献章心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10 向振湘;阳明心学与明代书院[D];湖南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2488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2488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72f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