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理与心理平台上的审美体验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生理与心理平台上的审美体验研究
【摘要】: 本文从生理学和审美心理学视角对审美机制的形成进行了初步探讨,内容涉及医学、心理学、美学、哲学等多个学科,旨在利用心理美学的观点在生理、心理平台上对审美体验作出全面的、多角度的构建。首先,文章从研究的背景入手,分析了审美体验的心理基础和生理基础,指出审美体验不仅以生理基础为载体,还必须依托于人的心理基础才得以构建,虽然审美的心理基础和生理基础存在差异性,但二者同属于审美体验的不同形态。其次,文章在审美主体二维性的基础上探讨了审美体验的内涵、发展、本质、特性,以及审美体验的过程。最后,文章从人性回归、情感升华和人格重构三个角度,详细分析了审美体验的现实意义,指出这三个方面是审美体验的最终目标所在。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B8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效利;;文学审美体验在老年人心理健康中的作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年12期
2 郝静;;浅谈幼师生钢琴集体课中技巧的训练[J];成才之路;2011年24期
3 花春;;服装表演音乐的美学观及其审美体验[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4 徐亚非;岳婧雅;;动画电影中长镜头应用的审美体验[J];电影文学;2011年15期
5 陈雪萍;;音乐欣赏教学审美体验策略[J];青年文学家;2011年08期
6 薛安超;;论移情作用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7 李尚婕;李季;董玉瑛;;艺术教育在通识教育中的重要性[J];艺术教育;2011年08期
8 唐飞飞;;戏曲音乐教学过程中的审美体验[J];剧影月报;2011年04期
9 林雁;;芳心犹卷怯春寒——从形态谈芭蕉的情感审美[J];阅江学刊;2011年04期
10 赵昶昕;王学功;;雷克斯罗斯英译汉诗的译者主体性[J];语文学刊;2011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学建;;电视时代的审美机制:以“惊奇”重获“距离”[A];求异与趋同——中国影视文化主体性追求与现代性建构: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第五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文集[C];2008年
2 方碧月;;整合中的幽默及其审美机制[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3 任争健;;试论编辑的审美体验[A];中国编辑研究(2007)[C];2007年
4 蒋均涛;;触类旁通,不即不离——抒情性作品与审美体验[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5 傅承德;;丝竹优悠 美不胜收——民族音乐录制中的审美体验[A];2001年度广播电视技术论文集[C];2001年
6 冯效刚;;音乐表演心理学的任务[A];第一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廉茵;;乐记美育思想初探[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查汪宏;;审美体验生态课堂的构建[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9 许春翎;;古典文学作品英译中的格式塔意象再造阐释——兼评林语堂译介《浮生六记》中的审美体验[A];福建省首届外事翻译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刘畅;宋军;;谈音乐教学中的审美体验[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海仑;完美的审美体验[N];中华工商时报;2003年
2 记者 陈熹 实习生 陈晓莉 通讯员 林文;《张之洞》带来全新审美体验[N];湖北日报;2006年
3 牟纲;审美教育与审美体验[N];光明日报;2003年
4 牛童;音乐欣赏中的审美体验[N];新疆日报(汉);2001年
5 蒋立秋;论舞蹈教育中的审美体验[N];中国文化报;2008年
6 范秀娟;读研写演:生态情境式教学模式[N];文艺报;2007年
7 刘彦君;艺术品位高 审美体验新[N];文艺报;2007年
8 宋永进;审美体验的内涵与当下的美术批评语境[N];美术报;2006年
9 靖江市季市中学 方浩清;高中美术欣赏教学与审美体验[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8年
10 李晓林;生态美学的学科依据[N];光明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苏君;走向审美体验[D];浙江大学;2004年
2 杨进红;语文阅读教学审美体验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3 杨鹏飞;庄子审美体验思想阐释[D];辽宁大学;2009年
4 王敏;走向生命观照的美的教学观[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5 陈庆辉;诗兴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6 孙伟科;《红楼梦》美学阐释[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7 王焱;庄子审美体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8 黄耀红;演变与反思:百年中小学文学教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9 田义勇;中国文论体系建构的观念奠基[D];复旦大学;2008年
10 滕瀚;科学意象加工水平对高中生物理问题创造性解决的影响[D];西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宁静;基于生理与心理平台上的审美体验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2 刘芹芹;健美操审美体验及美育功能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刘安乐;论普通学校音乐教育中的“审美体验”[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4 王姗;审美体验:死亡恐惧的超越之路[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08年
5 蒋楠;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休闲审美之维[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杨平;现象学美学视野下的艺术教育[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7 秦璐;当代时尚的审美体验[D];四川大学;2006年
8 麻松;旅游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9 孙晓庆;中国大陆青春剧形态分析[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10 徐祯;审美认知、审美体验与大学生综合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2793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279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