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种城市美学:异形地志学或城市之镜
本文关键词:第三种城市美学:异形地志学或城市之镜
【摘要】:列斐伏尔关于三种空间的理论与福柯关于城市的异形地志学分析对于研究城市美学的发展演变具有重要意义。当代城市美学研究主要由具体的城市建设美学和思辨的文化研究两方面构成感性城市和观念城市二元对立的研究方式,其共同前提是城市空间统一性的预设,而忽略了城市空间的混生并置特征。从第三空间观念产生的第三种城市美学打破了传统美学预设的统一空间观念,转向关注异质空间(异托邦)在当代城市空间中的存在及其意义,从而将城市美学研究引向面对实际空间的异形地志学研究。这种研究打破了乌托邦化的城市想象,注意到城市"后台"的存在及其意义,因而有助于深化认识当代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空间的现实文化特征。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B83-05
【正文快照】: 一中国当代美学的发展趋势之一就是向文化研究视野的扩展。美学研究从形而上学美学时代的本质主义到关注审美经验的历史主义,再到当今的文化研究,已经进入了现实的当代空间领域。用福柯的话说,“不管在哪种形式的公共生活里,空间都是根本性的东西;不管在哪种形式的权力运作中,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倪正春;;20世纪美国最后的公共知识分子:社会学家米尔斯[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2 生兆欣;;论比较教育学术研究的价值涉性[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10期
3 谢芳;社区商业怎么做——人口流动、生活方式对美国零售业的影响及对北京的借鉴[J];北京社会科学;2005年02期
4 ;Post-War American Intellectuals and Public Space:A Case Study of Lawrence Ferlinghetti[J];Comparative Literature:East & West;2010年01期
5 张森;;双重身份与两难处境——论沈从文的现代知识分子观[J];长江学术;2010年04期
6 刘杰;;转型社会的公共知识分子——当代大学教师的公共性及其社会建构[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7 蒋书丽;;寻求、逃离与同化——索尔·贝娄的知识分子主题三部曲[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8 徐家力;;律师与知识产权公益诉讼[J];中国司法;2010年04期
9 赵勇;;从知识分子文化到知道分子文化——大众媒介在文化转型中的作用[J];当代文坛;2009年02期
10 周险峰;;“士人”品格与中国高校教师群体的精神建构[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赵勇;;从知识分子文化到知道分子文化——大众媒介在文化转型中的作用[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2 叶慧珏;;新闻点评的异化:大众传媒和专家学者的相互介入及其方式[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3 周险峰;;“士人”品格与中国高校教师群体的精神建构[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6)——中国教师教育史、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史研究[C];2009年
4 冯若谷;;嬗变与抉择:进入新媒介时代的知识分子[A];中国传媒大学第六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褚连波;湘西文化与沈从文的小说创作[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军;顾宪成与晚明东林运动——传统士大夫政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张军府;现代中国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叙事伦理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吕红日;教师“知识分子”角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鲁美妍;当代知识分子小说60年的发展历程和文学价值综论[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萌;反抗与创造:杰弗里·哈特曼的文学批评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7 黄芸;战国政学关系思想研究[D];北京大学;2006年
8 陈红梅;电视场对学术场的介越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9 李福华;高等学校学生主体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陈平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知识分子的社会作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佘颖玲;审美反抗与审美救赎[D];湘潭大学;2010年
2 黄晓辉;“美国公众的良心”[D];湘潭大学;2010年
3 周玲玲;论城乡意识与中国1930年代文学[D];南京大学;2011年
4 张婷婷;溃败·缱绻·拯救[D];暨南大学;2011年
5 陈金;寻找自我[D];暨南大学;2011年
6 石明;中国媒介知识分子的历史渊源与身份重建[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周丝丝;索尔·贝娄对传统流浪汉小说的继承与超越[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8 黄丽娟;中国当代青年亚文化抵抗[D];复旦大学;2011年
9 王怡荻;戴维·洛奇小说的校园知识分子形象研究[D];江南大学;2011年
10 盛杰;关于公共政策制定中知识分子参与的当下观察与思考[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晖;;城市美学论纲[J];城市问题;2007年07期
2 周膺;;后现代城市美学的创建与城市美学的重构[J];浙江学刊;2009年04期
3 俞坚;;营造都市生活和生产的场所 一种批判性与建设性的城市美学[J];建筑与文化;2012年06期
4 黄继刚;;城市美学:经验、理论与方法[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5 阿诺德·伯利恩特;新蔚;;培植一种城市美学[J];第欧根尼;1987年02期
6 郜峰;城市美学丛谈[J];社会科学;1996年11期
7 李永新,莫树敏;城市单元之间的对话:城市美学的一个重要原则[J];城市问题;1998年06期
8 涂珍兰;;论中国当代城市美学研究的变迁[J];湖北工程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9 王国平;;弘扬城市美学 彰显城市特色[J];杭州通讯(生活品质版);2008年11期
10 蜗牛;;“小通儿”带你品味城市美学[J];杭州通讯(生活品质版);2008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姚全兴;;上海城市生态化的审美观照[A];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浙江工业大学 刘圣鹏;自然与人文占据城市生活制高点[N];社会科学报;2012年
2 刘鑫 作者单位 延安大学文学院;城市美学与现代城市构建的美学实践[N];延安日报;2006年
3 深圳特区报驻台记者 孟迷;用创意设计构建城市美学[N];深圳特区报;2013年
4 本报记者 潘欣信邋王凯;城市美学新机遇[N];美术报;2008年
5 红玫 李静;建县城也要讲美学[N];吉林日报;2010年
6 记者罗桦琳、伍仞、廖靖文;一谢广州二谢天气三谢演员[N];广州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李波;城市美学四题[D];武汉大学;2006年
2 李哲;生态城市美学的理论建构与应用性前景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灵;当代城市美学形象塑造与文化传播[D];四川师范大学;2013年
2 魏林;城市美学四论[D];西南大学;2009年
3 宋雪杉;生态城市美学中的若干问题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4 杨风银;美在荒野[D];湖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2800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2800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