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美学矛盾中暗示的主观历史积淀性
本文关键词:康德美学矛盾中暗示的主观历史积淀性
【摘要】:康德的判断力批判在西方美学史上有相当的地位和价值,然而也有不少人对其中表现出的矛盾和神秘表示质疑。文章就其矛盾入手,探索其未明示的深层涵义;思索其提出的判断力背后的广阔背景;发掘其完全主观、不涉及概念的形式又成为普遍有效的原因,进而探讨人的合目的性有怎样的历史基础。
【作者单位】: 铜陵学院;
【分类号】:B83-06
【正文快照】: 康德是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其哲学和美学以抽象性和思辨性著称。恩格斯曾如此描述过德国古典哲学:“把一切都归结为从现实逃向观念的领域。”[1]这其中当然也包括对康德的批判,甚至以康德为主要的批判对象。这说明康德哲学脱离实践和历史,是抽象的思辨。对于这种说法,我们只要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春元;;《聊斋志异》中仙人小说的喜剧色彩[J];蒲松龄研究;2012年01期
2 冯正强;;个性的解释学张力——从康德的天才论美学到施莱尔马赫的普遍解释学[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3 洪永稳;简析康德美学中审美与人的自由[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4 李革新;;从自然王国到自由王国——论康德、黑格尔和马克思的自由观[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5 胡友峰;;实践理性:康德美学的超验之维[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6 刘梅;;马克思的劳动概念——兼论“自由劳动”在马克思哲学中的本体论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7 钱雯;;生态论文艺学的社会生态维度[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8 丁学松;;想象——一种审美现代性[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9 张晓敏;;论“无用之用”的现代美学意义[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10 陈育德;;生态美学与“美的规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晓伟;;历史学的中庸之道:融通“历史解释”与“历史表现”的尝试——重思“亨佩尔-德雷论战”的现代意义[A];第八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2 刘月岭;;康德意志自由的三重境界[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3 陶锋;;丑与美的变奏——阿多诺论现代艺术[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2011年)[C];2012年
4 张建永;;沈从文文学理论的审美现代性问题[A];湖南省美学学会、文艺理论研究会2010年年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李安乐;;文化研究视域下的精神图式关怀——丁方及高氏兄弟九十年代艺术的个案研究[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8年
6 刘士林;;从文学的“文化研究”到“都市文化研究”[A];都市文化——文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刘海龙;;传播游戏理论再思考[A];新闻学论集(第20辑)[C];2008年
8 王新龙;;国际安全合作:一种安全哲学视角的解读[A];国际关系研究:合作理论及争鸣——2008年博士论坛[C];2008年
9 吕宏波;;梁启超的“趣味”范畴与中国美学现代性[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10 尚文华;傅永军;;对道德情感的哲学分析[A];第八届全国分析哲学研讨会论文集(上)[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义;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研究:概念、历史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及云辉;全景画美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长中;文学文本基本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张欣;先秦饮食审美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王峰;数字化背景下的城市公共艺术及其交互设计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6 王丽虹;延安鲁艺音乐教育中的政治因素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张建波;逆游的行魂[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占伟;布尔迪厄文艺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福海;论海德格尔的本源之思与诗性突围[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邵鸿雁;中国美学“味”范畴新论[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建敏;《文赋》“应感之会”说[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刘昌顶;以人为本的哲学视角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石小娇;救赎之道:马尔库塞伦理思想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4 郭辛茹;“召唤结构”视阈中的《庄子》阐释差距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辉;科学发展观的生态价值探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立军;艺术的公共领域与一个现代文本的解剖[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许莹莹;侗族风雨桥的生态审美意蕴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8 吴松;偶开天眼觑红尘[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9 石磊;个人数字产品设计的模糊性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10 罗秀华;论雕塑艺术的道性[D];北京服装学院;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仁营;裘白莲;;社会历史发展无“合目的性”吗——与陈先达先生商榷[J];探索;2011年03期
2 李婉莉;;论判断力的合目的性原则[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3 李婉莉;;论判断力的合目的性原则[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4 李景和;“主观合目的性”——先验唯心论美论的哲学基石[J];哲学研究;1988年01期
5 司晓莉;实践的合目的性合规律性及其现实背离[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6 唐永泽,朱冬英;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规律性合目的性[J];苏州大学学报;1999年02期
7 李玲;一种合理性与合目的性的哲学向度——略论“以人为本”[J];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05期
8 孔易人;价值:合目的性[J];浙江学刊;1997年03期
9 王典宏;论教学方法的合目的性与适用性[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6期
10 张正明;社会历史发展过程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J];求是学刊;1990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董云冬 叶青;真理的合目的性之我见[N];社会科学报;2000年
2 陈海静;美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吗?[N];文艺报;2005年
3 陈秉公(作者系吉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论公民精神动力的“合目的性”整合[N];吉林日报;2006年
4 段培君;科学发展观的理论结构[N];学习时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万磊;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D];江西财经大学;2011年
2 黄家学;合目的性的汉画像石艺术[D];中国美术学院;2012年
3 罗敏;康德自然合目的性思想[D];四川大学;2003年
4 于永坤;论康德人是最高目的的目的论思想[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2990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2990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