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深处的忧郁之眼——论审美现代性时间视域下的本雅明
本文关键词:历史深处的忧郁之眼——论审美现代性时间视域下的本雅明
【摘要】:现代性是以同质、线性的进步论历史时间意识作为根基的,现代性的时间观从前提上规定了作为"当下"的现代的重要性,并进而表达着"现在"在时间链上向将来延伸的想象与希望。本雅明的审美时间观集中体现在他对于普鲁斯特的解读与犹太教弥赛亚的期待上。普鲁斯特小说里的时间是"为经验所充满的时间",那些被回忆召唤出来的时间,在每一个瞬间都开启着完整精神世界的闸门。本雅明的弥赛亚时间观可以说是他眼中的普鲁斯特时间观哲学化、神学化的版本,是对前者更深刻更隐秘的阐解。本雅明想要解除历史进步论机械时间链条的禁锢,打破有关"进步"与未来的意识形态神话,开拓出超越因果联系铁律的自由空间,尽力从现代性的时间暴政下解放出来。本雅明的时间观念又与现代性时间观矛盾地纠结,并具有强烈的乌托邦特征。
【作者单位】: 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基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后殖民理论下的身份认同话语研究”(12BZW006)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后殖民理论研究”(2012M520527)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B83-0
【正文快照】: 一、历史进步论的时间观如果说在传统世界,天启神学提供了社会和精神领域的合法性来源;那么在宗教式微的现代社会,其自我合法性确证再也不能来自神圣的苍穹,而只能是世俗的人类理性。它更具体化为人们对于未来的渴望与向往:现在的存在是为未来的进步奠定必要的基础,现在的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勇;论进步观念在法国的发展[J];法国研究;1998年01期
2 瓦尔特·本雅明 ,张旭东;普鲁斯特的形象[J];天涯;1998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治国;浅论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加强德育教育的一些看法[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2 黄书亭;;哲学视域中的危机管理[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3 李占伟;;视觉霸权反思与多重审美感知重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4 林颐;;“自我”的两个维度——读丹尼尔·贝尔《社群主义及其批评者》[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5 唐敏;;媚俗与抗争——九十年代文学的两个对抗性特征[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6 冯正强;;个性的解释学张力——从康德的天才论美学到施莱尔马赫的普遍解释学[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7 张公善;海德格尔美学的历史地位及当代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8 李霞;论儒道生命观的理性精神及其历史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9 吴晓萍;略论地缘政治与北宋外交[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10 陆衡;;人民性 喜剧性 现代性——国统区讽刺诗歌得失谈[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光炜;;一个被重构的“西方”——从“现代西方学术文库”看八十年代的知识范式[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2 廖全京;;存在之镜与幻想之镜——读阿来长篇小说《尘埃落定》[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3 李杨;;具体性的追寻——读马尔库塞《历史唯物主义现象学论稿》[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9)[C];2011年
4 郑恩兵;;文学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内质即二者之关系[A];创新·发展·和谐——河北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8年
5 王艳秀;;现代化及其背反——论道德困境产生的根源[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6 王东;;接受视野下的抽象艺术理论[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吕周聚;;30年代左翼文学与现代主义文学的纠葛——以鲁迅为例[A];鲁迅与“左联”——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邓俭;;自我生存之“无”的突破——解读《野草》中的存在之思[A];鲁迅与“左联”——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周璇;;上海市中产阶层化文化影响下的空间重构[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马克W,
本文编号:13004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300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