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自然的人化”与自然美

发布时间:2017-12-17 21:33

  本文关键词:“自然的人化”与自然美


  更多相关文章: “自然的人化” “人化的自然” 自然美


【摘要】:李泽厚实践美学的总观点"自然的人化",在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背景下遭到了质疑,"自然的人化"固然有其重要意义,但这个意义不是绝对的,而且在当下它的积极意义更多地表现在发现被忽视的自然美,实现人类诗意的栖居,
【作者单位】: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分类号】:B83
【正文快照】: 20世纪50年代美学大讨论围绕“美是什么”进行了论争,而当下环境美学、生态美学则更多地将视野投向一直被忽视的自然美,以应对环境危机带来的种种挑战。早期,实践美学学派认为美是人类实践创造的,是人类征服自然的产物,美的根源是“自然的人化”,体现了人的本质力量。李泽厚实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薛富兴;李泽厚后期实践美学的基本理路[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浩斌;;试论马克思恩格斯的实践正义观及其理论构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2 王海斌;;论马克思实践观的主体向度[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3 邵艳军;;试论生态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生态思想的内在联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1期

4 袁家群;论人的最高本质及其同劳动、社会的关系——关于马克思和恩格斯“人的本质学说”的新探索[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5 汤文曙;陈明秀;;社会历史中的自然观——兼谈卢卡奇的“自然是一个社会范畴”[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6 汤文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哲学及其基本范畴[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7 周琦;;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剖析及其当代意义[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8 芮必峰;健全的社会与健全的传播——试论弗洛姆的传播思想[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9 陶富源;关于价值、人的价值的几个问题[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10 陶清;;自然观:庄子与怀特海比较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玉锁;;《管子》的成人命题:既仁且智,是谓成人[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全国第六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1年

2 陆心宇;;我在这里——近代经济学和哲学文本空间中的自我[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9)[C];2011年

3 陶达;;马克思全面自由发展理论视阈下“幸福指数”体系的构建[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王熙恩;;科学批评主体观的缺失与重建[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刘诗贵;肖凤仪;;社会公众推进消费文明的实践探讨[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6 杨佳倩;;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思想进程[A];政府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梁爱民;;论美与“人的本质对象化”——对马克思主义美学经典命题的理解[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陶伯华;;智慧思维学精要——《思维科学概论》第十篇[A];中国思维科学研究论文选2011年专辑[C];2012年

9 丁润生;;试论顺应自然超越时空的无元思维模式——兼谈无元思维模式与灵感思维的对比[A];中国思维科学研究论文选2011年专辑[C];2012年

10 杜晓青;;论马克思实践的“时间思想”[A];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问题研究——重庆市研究生马克思主义论坛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2 任雪萍;企业管理价值生态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3 翟艳芳;全球教育的理念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白雪峰;当代中国大学人文精神的培养[D];辽宁大学;2010年

7 田庆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8 吴建平;人类自我认知与行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9 宋桂霞;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收入分配差距调节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及云辉;全景画美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占民;论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周珊珊;马克思实践本体论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胡警月;马克思与阿尔都塞意识形态比较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于海霞;主体间性视域下高校德育主体间矛盾的消解[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超;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6 周晶;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思想探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姜佳杞;和谐社会视域下的干群矛盾及调节机制探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丁小飞;可持续发展观中代际公平问题的哲学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9 宋庆红;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与奥运文化的契合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10 宋慧;广西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艺农;自然美:自然物的转化[J];湖湘论坛;2001年01期

2 朱振亚;审美对象的层次——兼谈自然美与艺术形式[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1985年02期

3 向翔;;论自然美的社会性质[J];学术研究;1986年02期

4 于培杰;社会美、自然美、艺术美的特征之比较[J];齐鲁学刊;1995年02期

5 赵红梅;袁汇林;;西方自然审美史一瞥[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6 吴承笃;路琳;;实践美学视域下的自然美问题反思[J];天府新论;2006年02期

7 张静静;岳介先;;阿多诺的自然美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8 李海燕;;“自然人化”探微——评李泽厚的“自然人化”观[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3期

9 王见楠;;美,无处不在——自然美作为美学研究的出发点[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3期

10 王中原;王丽芳;;自然美对美学的意义[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成纪;;重新认识中国当代美学中的自然美问题[A];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2 张德兴;;自然美:从生态美学的角度看[A];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3 李泽淳;;关于生态美学研究的几点思考[A];中华美学学会第六届全国美学大会暨“全球化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李泽淳;;关于生态美学研究的几点思考——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会议论文提纲[A];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5 肖建华;;新疆自然风光的现代美学价值[A];“和谐社会中的美学与高校美学教育”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徐书城;;《美学大纲·序》[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7 汪济生;;是相映生辉之作,还是自相抵牾之笔?——评实践美学的孪生概念“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A];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8 赵连元;;审美与生活[A];北京周末社区大讲堂集粹(第一辑)[C];2007年

9 徐书城;;美学方法论改革刍议——马克思主义和美学研究[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10 何齐宗;;先秦儒家美育思想探讨[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来先;什么是自然美的深层基础[N];中华读书报;2004年

2 潘杰;以水为美——人类独有的审美情怀[N];中国水利报;2006年

3 刘成纪;生态学时代的新自然美学[N];光明日报;2005年

4 刘悦笛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通过自然问题实现美学进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5 黄国范;科学理论的审美启示[N];浙江日报;2009年

6 徐碧辉;自然美的发现与审美化的生存[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7 师雅惠;继承发展前辈学者的美学思想[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8 周来祥;和谐美学与和谐社会建设[N];人民日报;2007年

9 师雅惠;蔡仪学术思想研讨会综述[N];文艺报;2006年

10 师雅惠;用唯物辩证法阐明美与认识的关系[N];社会科学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聂春华;董仲舒美学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08年

2 张军;阿多诺审美现代性思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3 马正应;退溪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4 朱寿兴;美学的实践、生命与存在[D];四川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东阳;自然美:从本质论走向生态论[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2 程铧;自然美:从康德、黑格尔到阿多诺[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许晓华;论庄子崇尚自然的审美理想[D];苏州大学;2007年

4 董滨宇;天才观:康德、席勒与德国浪漫派[D];黑龙江大学;2006年

5 韩素梅;中国士人园林的审美解读[D];山东大学;2007年

6 许婷婷;康德论“自然美”[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7 王广州;生活世界的审美恢复[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张玲;从日本人的自然观来考察日本人的美意识[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9 罗富明;异在与共生[D];广西民族大学;2008年

10 周妍;身体,,审美的存在——梅洛—庞蒂身体美学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3016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3016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05c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