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与特征之辩——论由希尔特“特征论”引发的美学思考
本文关键词:美与特征之辩——论由希尔特“特征论”引发的美学思考
更多相关文章: 希尔特 特征论 歌德 拉奥孔 温克尔曼 黑格尔
【摘要】:温克尔曼通过对拉奥孔雕塑的分析,提出了希腊的美在于"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这一观点奠定了德国新古典主义的美学基础。希尔特则认为拉奥孔雕塑不是为了表达"美",而是为了表现人物濒临死亡时所感受到的剧烈痛苦这样一种"特征"。希尔特的"特征论"由此引发魏玛古典主义与德国其他文化流派之间一系列的美学论争。歌德认为,希尔特的特征论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他只注重现实的真实性,而忽视从艺术真实的角度去理解人物所遭遇的痛苦可以被崇高和优美所软化这一艺术规律;拉奥孔是一曲悲剧的田园诗。歌德关于艺术真实与现实真实的辩证分析,不仅解决了希尔特的疑难,并且为德国新古典主义打下更坚实的理论基础。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苏州科技学院;
【分类号】:B83-0
【正文快照】: 一、关于“特征论”之争歌德于1798年与1799年分别写作了《论拉奥孔》(媲ber Laokoon)和《收藏家及其友人》(DerSammler und die Seinige),发表在他与迈约(HansHelnrich Meyer,l760-1832)合编的《神殿入口》(Propyl錬en)杂志上。歌德这两篇重要的艺术评论主要是针对希尔特(Alo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建新;;李白艺术与人生的“现代性”解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2 朱鹏飞;;柏格森:“理念”论美学到“生成”论美学的桥梁[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3 黄颖;;文学形态与媒介变革——对网络文学的检视与评估[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4 方国武;“理念”的玄思“道”的顿悟——兼论中西美学之迥异风格[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5 钱晓红;试论奥尼尔对传统悲剧的发展[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6 刘萍;黑格尔与叔本华悲剧理论来源之比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7 司红玉;孙继龙;;健身气功与“心性”之关系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8 钱继和;;拒斥颓废之音,弹拨生命之律——浅析尼采对瓦格纳音乐美学的颠覆[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04期
9 李昊琼;;解析哈姆莱特的悲剧人生[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4期
10 张佳;;试论文艺的审美律他[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胡润森;;曹禺在中国和世界悲剧史上的地位[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作家作品研究卷(下)[C];2009年
2 雷龙乾;;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哲学危机[A];现代化的特征与前途——第九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俞兆平;;浪漫主义在中国的四种范式[A];新诗与浪漫主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赵卫国;;人道主义的悲剧与悲剧性的人道主义——理解海德格尔纳粹事件的悲剧境域[A];“西方政治哲学”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5 刘雯;;网络传媒的“审丑”研究——“小月月”事件折射出的消费投射与消费欲望[A];第二届华中地区新闻与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论坛获奖论文[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吴舜立;自然审美:川端康成的文学世界[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廖述务;身体:美学的与实践的[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黄达安;超越工作至上的世界[D];吉林大学;2011年
5 石健;靳以综论[D];吉林大学;2011年
6 高阿蕊;战国策派的美学思想初探[D];西南大学;2011年
7 董琼华;社会转型中的认知范式与价值重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价值体系重构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8 赵周宽;后形而上学与美学[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何小青;公共艺术发展路径的向度分析[D];上海大学;2011年
10 罗光强;精神分裂症临床干预过程中知情同意问题的伦理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辉月;论许地山文学创作的悲剧精神[D];河北大学;2007年
2 关学锐;《庄子》生存美学思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妍;折衷而论 从心而语[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茹辉;黄仲则纪游诗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佘颖玲;审美反抗与审美救赎[D];湘潭大学;2010年
6 罗茜;黑暗中的希望之光[D];湘潭大学;2010年
7 罗云;舍勒技术哲学思想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8 王秀红;李锐小说的悲剧意蕴[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蒋宏;先秦情诗与古希腊情诗比较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10 唐洁;流浪方舟[D];江南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逯红梅;;歌德与席勒的自然美论对现实的意义[J];世纪桥;2010年03期
2 施锐;;歌德的“形态学”美学观念及其现代性文化启示[J];文艺理论研究;2011年03期
3 卢善庆;;莱辛的美丑观——读《拉奥孔》札记[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04期
4 张德文;;《拉奥孔》及其诗画异质说[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5 云慧霞;;宗白华对歌德的研究概述[J];云梦学刊;2007年03期
6 高蕊;;飘逸自由的感受与体悟——谈宗白华美学研究的个人特色[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7 李放;评莱辛的美学名著《拉奥孔》[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8 黎风;叔本华关于“拉奥孔”研究的美学意见[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05期
9 邹景阳,詹虎;莱辛《拉奥孔》基点的虚置[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02期
10 孙国瑾;可贵的探索精神,杰出的美学论著——读《拉奥孔》[J];山东外语教学;2004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宁;德意志造型美学中的古典意识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2 施锐;德意志“希腊想象”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韩笑;歌德美学思想中的自然观[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2 简显鹏;美学与革命[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邵晓舟;试论马尔库塞的形式主义美学思想[D];扬州大学;2003年
4 欧阳孟强;康德“崇高”美学思想研究[D];安徽大学;2013年
5 秦美美;席勒的审美启蒙思想[D];湘潭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3060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3060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