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界泰斗,人世楷模”:蔡元培的崇高人格精神
本文关键词:“学界泰斗,人世楷模”:蔡元培的崇高人格精神
更多相关文章: 中国美学史 蔡元培 高尚 艺术 人格 精神 文化品格
【摘要】:蔡元培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长者风范,坚持中庸之道不走极端的处事方法,得益于中国传统文化;而科学精神、民主作风、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则是受教于西方文化。从蔡元培的身上及其所取得的业绩,充分说明中西文化的融合互补、扬弃出新,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非常必要的。他的高尚的人格精神,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二是君子和而不同;三是突破一党之见,组建民权保障同盟;四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蔡元培度过了清贫的一生,却留下了一份丰富的精神遗产,特别是他的崇高人格精神,永远激励着神州大地的中华儿女。在他逝世时,毛泽东同志赞颂他是"学界泰斗,人世楷模"。这个评价是精辟而恰如其分的。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分类号】:B83-0
【正文快照】: 蔡元培不仅在事业上取得巨大成功,对中国现代学术教育作出卓越的贡献,而且他的崇高人格精神也为后世树立了光辉的典范,成为中华民族不朽的精神财富。在人格修养上,蔡元培也同样得益于中西文化的融合出新。他任北大校长时的学生、后来成为僚属的傅斯年说:“蔡先生实在代表两种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青花;;民国时期中国大学崛起的动因分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2 郭建荣;从《滇行记》说起——关于郑天挺先生的人格境界与中国传统文化[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5期
3 梁柱;蔡元培的美育思想及其在北京大学的践行[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4 刘长明;;蔡元培和谐教育思想及其当代意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5 郭建荣;;蔡元培美育思想探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6 郭建荣;;蔡元培在辛亥革命前后[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7 徐木兴;;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北京大学社团类型与功能的历史考察[J];北京党史;2009年03期
8 叶扶荣;;蔡元培德育思想及其对高校德育的启示[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12期
9 沈文钦;;观念的力量——评《德国古典大学观及其对中国的影响》[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3期
10 察磊x";;“萧规曹随”?——蔡元培与蒋梦麟治校理念之比较[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吕健;赵伟;;孟子道德自律思想及其现代启示[A];创新·发展·和谐——河北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8年
2 刘黎明;;论蔡元培研究导向的学习观[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陈天涯;;论蔡元培的民众教育思想[A];中国现代社会民众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李长林;;欧洲文艺复兴文化在中国的传播[A];西方思想在近代中国[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来容;院士制度与民国学术[D];南开大学;2010年
2 喻琴;国立杭州艺专校长林风眠素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樊庆臣;现代中国史学专业学会的创建与运作[D];山东大学;2011年
4 陈剑旄;蔡元培伦理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张立程;西学东渐与晚清新式学堂教师群体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6年
6 姜红;现代中国新闻学科建构与学术思想中的科学主义(1918-1949)[D];复旦大学;2006年
7 滕峰丽;戴季陶的前期思想与三民主义(1909-1928)[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8 包莉秋;功利与审美的交光互影:1895-1916中国文论研究[D];扬州大学;2007年
9 杨小辉;从士绅到知识分子[D];上海大学;2007年
10 汤广全;自由与和谐[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sノ,
本文编号:13073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3073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