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美学视野下的中国古代城市
本文关键词:城市美学视野下的中国古代城市 出处:《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中国古代城市作为"文明的容器",并不是附属于乡土文明的无足轻重的从属,而是整个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中国古代城市为对象的城市美学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和重要的意义。首先,中国古代的城市主要是政治性城市,是权力的中心,这意味着它必然围绕权力进行配置。这种权力的配置规则以儒家的礼制为代表,所以城市也就成为了礼制的配置物。同时,城市也是美学问题的集中产生和传播之地。物质文化方面的宫室、园林、道路、器皿,精神文化方面的典章制度、意识形态、风俗观念等,都在城市中有更为集中的表现。中国古代城市的美学研究是一个交叉了哲学、历史学、地理学、建筑学、城市学的综合研究,在丰富中国美学研究内容的同时也有利于对一个以城市尤其是以都市为主导的古典美学传统进行重新审视。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编号:SWU1409410
【分类号】:B834.2
【正文快照】: 自1986年阿诺德·伯林特发表了论文《培植一种城市美学》以来,城市作为一种审美对象,就正式进入了美学学科的理论视域,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城市作为一个庞大的人工作品,具有环境角色的双重性:一方面,它是向人生成的人居环境,是生产和生活的场所;另一方面,它又可以作为旁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В.Д.布拉华特斯基;李遇春;;古城文化层[J];考古通讯;1957年02期
2 张鸿雁;论中国古代城市的形成[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01期
3 崔春华;中国古代城市的起源和发展的特点[J];社会科学辑刊;1987年06期
4 张东刚;;近年来中国古代城市研究综述[J];历史教学;1990年05期
5 ;近年来中国古代城市研究的新进展[J];中国史研究动态;1996年02期
6 谢宝耿;;中外古代城市的兴起和特点比较[J];历史教学问题;1989年06期
7 于云瀚;古代城市中民间社、会的组织与活动[J];山东师大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8 王新建;试析古代城市的实质及特征[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9 陈喜波,李小波;中国古代城市的天文学思想[J];文物世界;2001年01期
10 徐丽珍;;论中国古代城市的起源与形成[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俞丽伟;;《说文解字》所见中国古代城市的文化特征[A];迈向新世纪[C];1999年
2 陆非;;空间与权力:从政治文化角度解读中国古代城市[A];2014(第九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S15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C];2014年
3 董全庚;;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动力机制[A];中国古都研究(第二十辑)——中国古都学会2003年年会暨纪念太原建成250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郝良真;;邯郸古代城市研究的几个问题[A];中国古都研究(第二十辑)——中国古都学会2003年年会暨纪念太原建成250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鲁悦;张志宏;;略论中国古代城市兴建格局长期不变和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的几个问题[A];中国古都研究(第九辑)——中国古都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1991年
6 万钧;;文化都江堰——文化视野中的都江堰市古代城市设计遗产和对策[A];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01年会论文集[C];2001年
7 M.I.芬利;郭子林;王焱;;古代城市:从普斯特尔·德·古郎日到马克斯·韦伯及其他人[A];都市文化研究(第3辑)——阅读城市: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都市生活[C];2007年
8 马玉山;;山西古代城市的兴起发展与社会变迁[A];山西区域社会史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9 于德源;;北京古代城市的历史文化特点[A];北京历史与现实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89年
10 李江浙;;五都兴衰论[A];中国古都研究(第三辑)——中国古都学会第三届年会论文集[C];198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单霁翔;实施大型古代城市遗址的整体保护(一)[N];中国文化报;2009年
2 周晓琳;中国古代城市文学研究系统建构刍议[N];光明日报;2007年
3 单霁翔;大型古代城市遗址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N];中国文化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乌再荣;基于“文化基因”视角的苏州古代城市空间研究[D];南京大学;2009年
2 曾忠忠;基于气候适应性的中国古代城市形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张弓;中国古代城市设计山水限定因素考量[D];清华大学;2006年
2 马明;中国古代城市设计“象天法地”原则的环境美学阐释[D];山东大学;2008年
3 刘凡;古沔阳城研究与汉水下游古城之比较[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4 问红光;中国古代建城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5 陈津;欧洲古代城市平面模式的几何分析[D];天津大学;2010年
6 郭亚然;黄土高原东部地区古代城市演进趋势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7 周媛;河流主导的浚县古代城市发展[D];郑州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3345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33458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