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存在论的出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存在论的出场——实践存在论美学论争的理论意义 出处:《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实践存在论美学 马克思存在论思想 实践范畴 存在论
【摘要】:实践存在论美学论争是新世纪以来最重要的一场美学讨论。通过回顾这场论争的经过及对争论焦点问题如存在论概念、马克思存在论思想、实践范畴等的探讨,比较双方在理解马克思哲学思想上的差异,可以看出这场争论的最大的理论意义是使马克思的存在论思想在中国当代美学中出场了。
【作者单位】: 浙江工商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
【基金】: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马克思存在论与实践存在论美学论争”(B11WX06)
【分类号】:B83-06
【正文快照】: 中国当代美学尤其是实践美学的发展,一直是在争论中前行的:从上世纪建国初期的美学大讨论,实践美学脱颖而出,到80年代第二次美学大讨论,实践美学落地生根,成为主流,再到90年代后实践美学论战,引发了新实践美学各流派的崛起。近年来爆发的实践存在论美学的论争,可以说是上述论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董学文;;“实践存在论”美学何以可能[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2 贺来;“本体论”究竟是什么——评《本体论研究》[J];长白学刊;2001年05期
3 朱立元;走向实践存在论美学——实践美学突破之途初探[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04期
4 董学文;陈诚;;超越“二元对立”与“存在论”思维模式——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文学、美学本体论[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5 董学文;;“实践存在论美学”的缺陷在哪?[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6 朱立元;;简论实践存在论美学[J];人文杂志;2006年03期
7 董学文;陈诚;;“实践存在论”美学、文艺学本体观辨析——以“实践”与“存在论”关系为中心[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8 朱立元;;全面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概念——与董学文、陈诚先生商榷之一[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9 董学文;;对“实践存在论美学”的再辨析——兼答复一种反批评的意见[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10 朱立元;栗永清;;对近期有关实践存在论批评的反批评——对董学文等先生的批评的初步总结[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谭大友;政治本体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2 杨竞业;人的本质的多维哲学反思——以“经验的预设”与“预设的经验”为路径[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3 段勇;涂效华;;略论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发展与创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4 税尚军;;正视问题 突出重点 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S1期
5 周智健;徐刚;;保障农民主体地位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6 王浩斌;王飞南;;试论政治伦理化的底线、限度及其超越——市民社会的制度生态诉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7 邓宏烈;;论康德哲学的批判精神[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8 李银兵;;浅析马克思自由观的科学含义、基本特点和基本内容[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9 白立强;;唯物史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10 胡丰顺;;略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四个坚定不移”的辩证关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炳林;;思想争鸣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颜杰峰;;党内民主建设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3 李怀涛;;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4 王淑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基本问题研究[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5 杨生平;;新中国60年我国意识形态理论回顾与反思[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6 陈明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共和国的灵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7 乔旋;;浅析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形象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8 赵春明;;改革: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与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9 吴群芳;;和谐社会视野下公民均衡利益表达中的政府职能[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10 仰海峰;;表象体系、主体幻觉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职能——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探析[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建军;宋朝地方官员考核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夏菲;论英国警察权的变迁[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徐佳;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中国濒危语言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秦曼;海洋渔业资源资产的产权效率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余正琨;论科学发展观对三大规律认识的丰富与发展[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胡雪梅;科学人才观的理论内涵与实践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三三;基于新农村视角下的农民宗教信仰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余晓玲;以农地为依托构建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丁玲;武汉部属高校民主党派成员参政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周荣;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农村女性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林冬妹;粤东黄狮村贫困人口生存状况及改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6 徐本禹;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7 贾蓓;新世纪都市类报纸女性报道现状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8 韩家勤;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的当代价值及其实现路径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9 路明;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机制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10 黄桂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构建[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心铭;实践的唯物主义和实践的唯心主义——马克思主义和实用主义哲学的比较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1期
2 董学文;;“实践存在论”美学何以可能[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3 杨耕;物质、实践、世界: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三个基本范畴的再思考[J];北京社会科学;2000年03期
4 汪子蒿,王太庆;关于“存在”和“是”[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5 俞吾金;一个被遮蔽了的“康德问题”——康德对“两种实践”的区分及其当代意义[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6 王炳文;名词解释[J];国外社会科学;1983年04期
7 朱立元;走向实践存在论美学——实践美学突破之途初探[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04期
8 董学文;陈诚;;超越“二元对立”与“存在论”思维模式——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文学、美学本体论[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9 吴晓明;马克思的哲学革命与全部形而上学的终结[J];江苏社会科学;2000年06期
10 杨学功,李德顺;马克思哲学与存在论问题[J];江海学刊;2003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敏;;论张玉能重树实践美学话语威信的贡献[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10期
2 谭雯丹;;试从实践观论自然美的普遍性和特殊性[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3 罗曼;;朱立元实践存在论美学思想解读[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4 张弘;;实践存在论美学的形成及其问题——当代美学范式迁移的个案考察之一[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5 索良柱;;“告别实践美学”的背后[J];探索与争鸣;2007年05期
6 朱立元;走向实践存在论美学——实践美学突破之途初探[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04期
7 朱立元;;关于实践美学发展的构想[J];河北学刊;2007年01期
8 朱志荣;;实践美学发展的必要性问题[J];河北学刊;2007年01期
9 刘旭光;;实践美学发展的方向与思路[J];河北学刊;2007年01期
10 董学文;;“实践存在论”美学何以可能[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泽民;试论实践存在论的美学思考方式[D];复旦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3358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3358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