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象形”之天地意识
本文关键词:论“象形”之天地意识 出处:《美与时代(下)》2013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历史变迁 思想意识 六书 语言演化 历代政权 汉书·艺文志 班固 样态 早期文化 许慎
【摘要】:正"象"与"形"是中国早期文化中两个重要概念,"象形"一词即由二者衍化而来。"象形"之"天地"意识由来已久。由于历史变迁、语言演化、加之历代政权为稳定统治而对其加以各种影响,这种"天地"意识一直处于时隐时现并逐渐趋向淡化的状态。东汉三家释读"六书"时对于"象形"之不同理解正是这种时隐时现状态的体现。联用"象"、"形"而构成"象形"之出现,其上限在西汉
[Abstract]:The "image" and "shape" are two important concepts in Chinese early culture, and the word "pictograph" is derived from the two. The "heaven and earth" consciousness of "pictograph" has a long history. Because of historical changes, the evolution of language, and the ancient regime for stable rule to various effects, the consciousness of "heaven and earth" has been in show and gradually weakening state. The three interpretation of the "six" to "different understanding of the pictographic" are a manifestation of this hidden state. The combination of "elephant" and "shape" constitutes the appearance of "pictograph", and its upper limit is in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作者单位】: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基金】:“2012—2013年上海地方高校大文科研究生学术新人培育计划”资助
【分类号】:B83-0
【正文快照】: “象”与“形”是中国早期文化中两个重要概念,“象形”一词即由二者衍化而来。“象形”之“天地”意识由来已久。由于历史变迁、语言演化、加之历代政权为稳定统治而对其加以各种影响,这种“天地”意识一直处于时隐时现并逐渐趋向淡化的状态。东汉三家释读“六书”时对于“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炎;王彦章;;西方公共领域的发展与审美经验的变迁[J];学术月刊;2007年06期
2 王彦章;;中国公共领域的发展与审美经验的变迁[J];文艺理论研究;2010年04期
3 吴海棠;;论“美”的历史变迁——读《美的滥用》有感[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0年05期
4 朱志荣;商代审美意识历史变迁的特征[J];美与时代;2004年02期
5 朱志荣;审美意识历史变迁的基本特征[J];学术月刊;2001年12期
6 符根宁;包妍;;班固美学思想雏议[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4期
7 满都夫;美及其尺度与艺术实践[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1984年05期
8 陶礼天;;关于“羊大为美”说的“对话性”思考[J];文学前沿;2002年01期
9 刘旭光;孔子之思的美学意义[J];孔子研究;2003年02期
10 刘坤媛;;审美活动的现代意义[J];新长征;2005年1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徐志兴;;美丑论——浅析“丑极即美极”的美学内涵[A];春华秋实——江苏省美学学会(1981—2001)纪念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沈阳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长 朱爱军;审美范式转换与文化精神建构[N];光明日报;2005年
2 汝信;富有创新精神的美学论著[N];人民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彦章;公共领域的审美经验[D];山东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术军;论卡西尔符号学美学的生命样态[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3385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3385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