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美学”与“新美学在中国”
本文关键词:“新美学”与“新美学在中国” 出处:《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15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美学 反美学 新美学 本质论 本原论 新本质论
【摘要】:在西方,"新美学"是相对于"美学"、"反美学"、"后美学"等在现代西方美学史上实际出现过且在今日西方美学界仍然存在的几种基本美学形态而言的,是今日西方美学论争中的基本范式之一。但在中国,情况大不相同。如果一定要给中国今日流行的美学加一个称号的话,不妨叫做"前美学",笔者称之为"本原论美学"。本原论美学之所以是"前美学"而非"美学",乃是因为"美学"关注是审美的特殊性,而"本原论美学"关注的则是审美的一般性(即审美的本原);严格意义上的美学是西方人所谓"本质论美学"。中国今日如果要发展一种新美学,首先需要克服的是本原论美学。中国的新美学既要超越国内流行的那种旧美学即本原论美学,又要超越西方过去流行的旧美学即本质论美学和反美学、后美学。结论:中国的新美学应该是一种超越本原论的新本质论美学。
[Abstract]:......
【作者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
【分类号】:B83-09
【正文快照】: 一、当今西方美学的尴尬处境:“反美学”还是“新美学”在今日中国,“美学”总体上还是一个毫无问题的字眼;但在今日西方1,严格意义上的“美学”经受了很大的冲击,其存在合法性早已受到深刻的怀疑。西方1980年代以来从文学研究到文化研究的转变就与批判和消解美学是不可分割地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丽娟;;从先秦“用诗”看其诗歌观念[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1期
2 孙丹虹,姜哲军;喧嚣世纪的启明星——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文本意识形态辨析[J];北方论丛;2001年03期
3 胡家荣;文革记忆的另一种叙述——王小波《黄金时代》解读[J];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5年02期
4 韩媛媛;;浅析徐坤笔下女性的失语境地[J];滨州职业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5 谭善明;;文艺与意识形态的张力——中西马克思主义文论意识形态观念比较[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6 周琳琳;;论女性主义视角下《边城》的男权意识[J];长城;2009年08期
7 蔡鹏飞;;网络语境与文学的未来[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8 王钟陵;;俄国形式主义研究[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9 刘江华;文学作品意义的生成和变动模式[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10 周楚汉;多角度研究推介文章学——浅谈文章学研究与国际接轨的看法[J];长沙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杨庆祥;;“主体论”与“新时期文学”的建构[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2 李进书;;不粘不脱——文学与政治的关系[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三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50年来文艺发展道路与21世纪文艺发展走向学术年会论文集汇编[C];2000年
3 盖生;;文学是语言艺术:一个命题的还原——兼评“审美意识形态”论[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4 赵文;;反思与借鉴: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概念与当代文艺学建设刍议[A];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C];2008年
5 李有光;;祈向多元——中国诗学解释学基本阐释向度论[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08年卷)——理论创新时代:中国当代文论与审美文化的转型[C];2008年
6 姚文放;;文化政治与文学理论的后现代转折[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10年卷)——文学理论前沿问题研究[C];2010年
7 董学文;;论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发展[A];毛泽东百周年纪念——全国毛泽东生平和思想研讨会论文集(中)[C];1993年
8 龚举善;;试论文学本质的多向生成[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研究(2013年卷)[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才刚;数字化生存与文学语言的流变[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纪燕;刘若愚跨文化诗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刘强;全媒体时代中国电影批评的“元批评”[D];山东大学;2011年
4 李自雄;文学本质观:历史审视与当代重建[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伟;罗蒂与关系主义文论[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6 翟乃海;哈罗德·布鲁姆诗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7 曹禧修;抵达深度的叙述[D];河南大学;2002年
8 于文秀;“文化研究”思潮中的反权力话语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2年
9 邱晓林;从立场到方法: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意识形态理论及批评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10 温恕;文学生产论:从布莱希特到伊格尔顿[D];四川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柏春;试析后现代艺术与文化底蕴的分离[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高翔娟;文化冲突及其精神反映:“五四”女作家自我意识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3 胡椿杭;后现代语境下的文学经典[D];西南大学;2011年
4 葛慧敏;罗兰·巴特叙事观念的转变及意义[D];复旦大学;2011年
5 陈中雨;希利斯·米勒解构主义文学思想及其中国接受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6 张丽娅;从意识形态对文学翻译的操控析《道连·葛雷的画像》三部中译本[D];安徽大学;2011年
7 屈婵媛;西苏“身体写作”理论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花玉兢;新世纪文学的历史性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邹宇峰;论《故事新编》生命意识[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10 任芳;论穆旦的诗歌抒情张力[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范玉刚;;“新美学”的流行与美学何为[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年05期
2 邓文华;;新美学氛围中的中国艺术精神[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3 ;[J];;年期
,本文编号:13497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3497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