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美学:美学自我充足律的解构
本文关键词: 比较 比较美学 自我充足的美学 出处:《江汉论坛》2004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自哲学的语言论转向之后,人们已意识到“本质主义”的美学对艺术理解的多样性的遮蔽。作为“本质主义”的一种表现,“自我充足”的美学更是无视美与艺术形态的地域性、差异性与复杂性。本文着重强调比较美学研究对这一问题的意义。文章从对“比较”的理解入手,以现代中国学人的中西比较美学观为例,阐发了比较美学的内涵,并进一步揭示出比较美学研究对美学学科建设的意义。
[Abstract]:Since the linguistic turn of philosophy, people have realized that the esthetics of "essentialism" has obscured the variety of artistic understanding, as a manifestation of "essentialism". The aesthetics of "self-sufficiency" ignores the regional, difference and complexity of beauty and art form. This paper emphasizes the significance of comparative aesthetics research on this issue. The article starts with the understanding of "comparison". Taking the modern Chinese scholars' view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omparative aesthetics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connotation of comparative aesthetics, and further reveals the significance of comparative aesthetics research to the construction of aesthetic disciplines.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中文系
【分类号】:B83
【正文快照】: 一柏拉图曾借阿里斯多芬之口将人类之爱神话式地解释为:由于本来是一个整体的人过于强大,宙斯遂将人一分为二,由此人产生了寻求并拥抱另一半的欲望①。我们也可把这爱的神话看作知识的隐喻,一种真理性的知识应是包容在巨大的整体之中,任何单独的部分都只能是某种未完成状态或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启福;宗教、迷信和科学的早期发展管窥[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2 宇杰;历史之谜:从一种假说到科学的嬗变——兼谈维科对马克思的影响[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S1期
3 董学文,金永兵;文学理论科学性思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4 于沛;对近代大国崛起的文化思考[J];北方论丛;2005年01期
5 李洲良;阐释的权利:《公》、《z@》释例举隅——春秋笔法与今文经学(上)[J];北方论丛;2005年03期
6 蔡岳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反思与对策[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7 徐晓霞;尼采悲剧学说演绎过程和酒神精神实质[J];长春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8 邓阿宁;中西人文精神传统之比较[J];重庆社会科学;2005年04期
9 刘雄,刘静松;从《世说新语·任诞》看魏晋风度[J];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10 顾扬;认识的激情——试论古希腊神话的主体意识与理性精神[J];常熟高专学报;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赵生群;;《左传》“哀公篇”疑义新婭(续)[A];第二届传统中国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二)[C];2007年
2 王长华;易卫华;;孔颖达《诗》学观论略[A];第七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6年
3 陈文采;;从训诂传统到跨学科的阐释——《管锥编》中《诗经》训诂的分析研究[A];第七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二)[C];2006年
4 刘银昌;;《史记》易学与数术学发微[A];司马迁与史记论集(第七辑)——纪念司马迁诞辰2150周年暨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伏俊连;俗赋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2 李红霞;唐代隐逸风尚与诗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3 骆冬青;二十世纪中国政治美学与文艺美学[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4 王毓红;历时与共时:《文心雕龙》与《诗学》体裁理论比较研究[D];苏州大学;2002年
5 高伟;生存论教育哲学发凡[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6 高一农;汉赋专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7 张振龙;建安文人的文学活动与文学观念[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8 傅新营;宋代格韵说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9 胡旭;汉魏文学嬗变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10 胡晓薇;道与艺——《庄子》的哲学、美学思想与文学艺术[D];复旦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小琴;试论庄子的隐喻特色[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张胜利;论文学的宇宙境界[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3 刘洁;神理与诗情——论船山诗学的超越本质[D];辽宁师范大学;2001年
4 宋洪民;李贤的语言观[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5 何金俐;论艺术理性精神[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6 岳友熙;人类精神的诺亚方舟[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7 柏秀叶;汉魏六朝书信体散文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8 王俊玲;匍匐在十字架下的悲剧爱情[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9 范晓明;寻求心灵的自由[D];云南师范大学;2001年
10 裴闯;颜延之生平创作平议[D];厦门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蕴艳;;“乡村与城市”的中英美学与文化差异:中英审美现代性的一种比较——首届“中英马克思主义美学双边论坛”综述[J];社会科学家;2011年06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骏,
本文编号:14827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4827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