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符号的心理学思考
本文关键词: 艺术符号 心理学 形象符号 列夫·托尔斯泰 儿童 艺术家 言语表象 潜意识 集体无意识 人类经验 出处:《学术月刊》1993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 艺术和人类一切文化现象一样,都是表达人类经验的符号活动方式。人类以符号行为,给各种经验以一定的秩序。艺术,是人在感觉和情感领域的一种符号活动。一、情感投射的符号化以一般观点而论,把符号看成是任何一个能说明或涉及任何另一个统一体的事物,那么,当儿童会用一种东西来表示一个不在眼前的事物时,他就开始使用符号了。但儿童的符号功能真正形成,是在心理表象(即内化了的模仿)和言语表象出现以后。这是二~
[Abstract]:Just like all cultural phenomena of human beings, art is a symbolic activity way to express human experience. Human beings give certain order to all kinds of experience by symbolic behavior. Art. It is a kind of symbolic activity in the field of feeling and emotion. First, the symbolization of affective projection, from the general point of view, regards the symbol as anything that can explain or involve any other unity, then. When a child can use one thing to represent something that is not in front of him, he begins to use symbols. But the symbolic function of the child is really formed. It is after the appearance of mental appearance (that is, internalized imitation) and speech representation.
【正文快照】: 艺术和人类一切文化现象一样,都是表达人类经验的符号活动方式。人类以符号行为;给各种经验以一定的秩序。艺术,是人在感觉和情感领域的一种符号活动。 一、情感投射的符号化 以一般观点而论,把符号看成是任何一个能说明或涉及任何另一个统一体的事物,那么,当儿童会用一种东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让·米特里 ,崔君衍 ,徐昭;蒙太奇的心理学[J];世界电影;1980年03期
2 潘菽;论心理学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J];心理学报;1980年01期
3 王极盛;我国心理学现代化的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论——从我国心理学三十年的实践谈起[J];心理学报;1980年01期
4 沈德灿;试评冯特心理学的古典内省[J];心理学报;1980年02期
5 卓开勇,管连荣;英国心理学[J];心理学报;1980年03期
6 周冠生;国外心理学中的个性问题[J];心理学报;1980年04期
7 庄严;关于记忆问题的研究[J];甘肃社会科学;1980年04期
8 宗锦福;;萨特传(1905—1980年)[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80年06期
9 张寿彭;;心理学笔记[J];山东文学;1980年06期
10 纪元;美国心理学的研究与发展[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198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沈德灿;;我国社会心理学的新生与发展[A];探索新路构筑辉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五十周年论文集[C];1998年
2 戚德山;;大学英语教学心理学的两个方面[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3 刘燕南;;横看成岭侧成峰——论《呼啸山庄》中隐含的心理学类型和原型意义[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4 王庆仁;;试论列维-斯特劳斯和利奇的社会结构理论和方法[A];民族学研究第六辑[C];1985年
5 刘杰;;开发MIS的计划与组织[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2卷)[C];1993年
6 叶一舵;;高师公共课心理学“六位一体”综合教改的实践和理论[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7 陈中永;;论意识的心理学本质[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8 韩布新;;从几种分类代码看心理学的学科定位[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9 杨永明;;建立人生心理学刍议[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10 朱青君;;开展《电影心理学》的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简云;认识小气男人[N];中国妇女报;2000年
2 王玉;你有没有把爱情搞错?[N];中国妇女报;2000年
3 ;惊人的假说[N];中国教育报;2000年
4 李金池;企业管理中的心理学[N];中国教育报;2000年
5 山东省胜利油田四十四中 舒立海 马红霞;两句标语引发的联想[N];中国教育报;2000年
6 ;浅谈怎样自学《心理学》(未完待续)[N];中国成人教育信息报;2000年
7 ;浅谈怎样自学《心理学》(未完待续)[N];中国成人教育信息报;2000年
8 王爽;社区出现“心理减压室”[N];中国质量报;2000年
9 邱鸿钟;恐惧的幽灵是什么[N];广东科技报;2000年
10 高岚 申荷永;中国文化对西方心理学的影响[N];光明日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佑林;外语教育网络化的理论思考与实践[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2 顾颖;艺术意味的生成[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3 徐展;基于心理学的网络教学模型与实验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刘巍巍;运用复杂性理论研究中医学心理及心身相关理论模型[D];天津中医学院;2003年
5 周宁;独白的心理学与对话的心理学——心理学的两种话语形态[D];吉林大学;2004年
6 郑发祥;从鲁宾斯坦到布鲁什林斯基[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7 杨莉萍;社会建构论心理学思想与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8 常斌;基于数值仿真试验的岩土工程智能化方法及应用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5年
9 皇甫杰(Dr Andrew MacLean Pagon);情感性精神障碍的躯体化,东西方文化的比较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6年
10 叶斌;影响力模式:对中国人心理咨询和治疗模式的探索[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叶元辉;从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反思心理学的对立与整合[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2 王凤香;《内经》养生心理学思想探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3 孙庆君;《狂人日记》的深层意蕴论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4 姜瑾;论声乐教育的文化回归[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5 胡飞;艺术设计符号的形式、意义及运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6 林山;从中美传统思维方式及价值取向比较看心理学中国化[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7 尚建;瞿希贤音乐创作心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8 刘慧群;交往的心理学审思及其在教育改革中的理性定位[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9 王文明;消费者心理对家电产品设计的影响[D];南京理工大学;2002年
10 刘久平;品牌名翻译多视角探讨[D];广西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4886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4886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