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光潜独特的治学方法浅析——翻译与科研相结合
本文关键词: 朱光潜 治学方法 翻译 科研 出处:《理论学刊》2005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朱光潜美学研究的特色在于他治学方法的与众不同,这是一种翻译与科研紧密结合的方法。他用这种方法不但创立了自己的美学体系,而且介绍了众多西方美学经典著作。本文着重阐述这种治学方法的形成与内在机制。
[Abstract]:Zhu Guangqian's aesthetic research is characterized by his unique approach to learning, which is a close combination of translation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With this method, he not only created his own aesthetic system, It also introduces many classical works of western aesthetics.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formation and internal mechanism of this method.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文艺美学中心
【分类号】:B83-09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吕世伦,邓少岭;法律·秩序·美[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2 张中锋;试论托尔斯泰创作中的审丑意识[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3 叶碧;论和谐的学校管理[J];教育探索;2003年03期
4 夏志勇;高校美育与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J];三明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5 林义全,施润;论“和谐”在仲裁调解中的价值作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01期
6 傅谨;中国美学面临的三大问题[J];学术月刊;2000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任真;论中国当代的《毛诗·大序》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2 尚可;中外绘画融合论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6年
3 高金岭;论朱光潜对西方美学的翻译与引进[D];山东大学;2005年
4 乔东;管理思想哲学基础反思[D];清华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阳;多声部音乐思维的心理机制[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2 彭钟;观光农业园景观审美特色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3 万雯;简论中国古典诗词中的艺术辩证法[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4 王存;美育与大学生人格塑造探究[D];武汉大学;2004年
5 邓敏芳;平面广告的美感阐释[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6 韩桂荣;中学小说审美教学探索[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白淑杰;中国古代“和”范畴的美学阐释与现代意义[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陈鹏飞;生态美学:理论基础及其意义[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9 崔红文;理性与信仰视域下的中西艺术精神[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10 邹小燕;论舞蹈艺术的审美特征[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计永佑;两种对立的人性观——与朱光潜同志商榷[J];文艺研究;1980年03期
2 荒芜;;师友之间 我所知道的朱光潜先生[J];读书;1980年06期
3 费芑;;美学老人朱光o[[J];新闻战线;1980年11期
4 ;外国学者论朱光潜与克罗齐美学[J];读书;1981年03期
5 程代熙;;朱光潜与尼采——读《悲剧心理学》[J];读书;1983年11期
6 奇青;朱光潜的治学经验[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1984年01期
7 一仪;艳芳;;随感[J];读书;1984年05期
8 阎国忠;朱光潜与克罗齐[J];江淮论坛;1986年04期
9 邹士方 ,王德胜;朱光潜晚近美学思想评述[J];文艺研究;1986年03期
10 ;沉痛悼念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同志逝世[J];哲学研究;198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经之;;超越古典[A];“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2 李衍柱;;“天下同归而殊途”——谈中国现代文艺学建设的三种不同模式[A];“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3 ;全国美学会议开幕各单位交流研究和教学情况[A];中华美学学会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简报[C];1980年
4 朱光潜;;朱光潜同志在全国美学会议开幕式上的发言[A];中华美学学会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简报[C];1980年
5 ;全国美学会议继续讨论美的本质等问题并举行西方美学座谈会[A];中华美学学会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简报[C];1980年
6 ;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胜利闭幕 成立学会 通过章程 选举理事并提出学会工作计划和建议书[A];中华美学学会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简报[C];1980年
7 ;中华全国美学学会第二届理事会[A];中华全国美学学会第二届年会简报[C];1983年
8 徐书城;;《美学大纲·序》[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9 钟仕伦;李天道;;二十世纪中国传统美学的研究的回顾与展望[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10 陈伯君;;艺术,生活美的能动再现[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三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第三次年会论文集[C];198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之;域外文学为何影响了我们[N];北京日报;2000年
2 止敬;读书八法[N];中国老年报;2000年
3 刘隆民;落幕前的美学沉思[N];贵州政协报;2000年
4 许道明;记忆中的张世禄先生[N];解放日报;2000年
5 陈瑞林;文艺理论的同位横移[N];文艺报;2000年
6 江西 文先国;鉴定与鉴赏[N];中国商报;2000年
7 ;新书推荐[N];中华读书报;2000年
8 钱念孙;朱光潜:艺术真谛的发掘与阐释[N];安徽日报;2001年
9 文宣;我国现代美学的奠基者——朱光潜[N];光明日报;2001年
10 ;二十世纪中国美学本体论[N];光明日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先伍;现代性的追求与批评[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曹万生;现代派诗学与中西诗学[D];四川大学;2003年
3 薛雯;人生美学的创构[D];苏州大学;2003年
4 高金岭;论朱光潜对西方美学的翻译与引进[D];山东大学;2005年
5 黄键;京派文学批评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0年
6 秦艳华;20世纪30年代新文学出版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7 陈晓娟;意境:艺术之为艺术[D];东南大学;2005年
8 何方昱;“科学时代的人文主义”:《思想与时代》月刊(1941—1948)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9 周维山;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与中国当代美学[D];山东大学;2007年
10 黄映恺;20世纪书法美学的建构与反思[D];浙江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琰;朱光潜与中国传统美学[D];四川师范大学;2001年
2 李自红;现代性的困惑[D];暨南大学;2002年
3 黄蔚红;[D];郑州大学;2002年
4 李杰;朱光潜的生命美学观[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南华;朱光潜悲剧美学思想与尼采[D];西北大学;2003年
6 钱望园;朱光潜论语文之美[D];浙江师范大学;2003年
7 李滨;朱光潜早期文艺批评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8 孙丽萍;古典诗学的现代阐释[D];安徽师范大学;2004年
9 胡坤玉;朱光潜“美感经验”理论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杜安;王国维、朱光潜悲剧理论之审辨[D];贵州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5119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5119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