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二十年来世界城市美学发展新趋向
本文关键词: 城市美学 生态建筑 景观空间 出处:《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近20年来世界城市美学表现出三种新趋向,即:①争相建造世界或国家最高地标建筑,追求"眩晕"美学效果;②争相建造功能最佳的生态建筑和垂直农业建筑,重建城市的生态和谐;③争相建造最具视觉冲击力的城市景观空间,雅化城市视觉秩序。这反映了系统、企业、专家和公众的选择性向和趣味,包括健康的、病态的、富有远见的和短视的。城市永远是一个没完没了的冗长的故事,它确实需要某种抵抗和消解乏味的吸引力,但并不需要过多的跌宕起伏与惊心动魄,它是日常的、生活的,而非戏剧的或神话的,它真正需要的只是端庄、流畅、真实、亲切。
[Abstract]:In the past 20 years, there are three new trends in world urban aesthetics, that is, one is competing to build the highest landmark in the world or a country, and the other is to pursue the aesthetic effect of "vertigo" and to build ecological buildings and vertical agricultural buildings with the best function. Rebuild the ecological harmony of the city and strive to build the most visual impact of the urban landscape space, refined the city visual order. This reflects the system, enterprises, experts and the public's selectivity and interest, including healthy, pathological, Visionary and short-sighted. The city is always a long and endless story. It does require some resistance and dull attraction, but it doesn't need too much ups and downs and thrills, it's everyday, it's life, Instead of dramatic or mythical, all it really needs is decency, fluency, truthfulness, kindness.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空间消费的困境”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09YJA720026)
【分类号】:B834.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兴华;空间秩序中的利益格局和权力结构[J];城市规划;2003年10期
2 魏立华;闫小培;;大城市郊区化中社会空间的“非均衡破碎化”——以广州市为例[J];城市规划;2006年05期
3 李健;宁越敏;;西方城市社会地理学主要理论及研究的意义——基于空间思想的分析[J];城市问题;2006年06期
4 石崧,宁越敏;人文地理学“空间”内涵的演进[J];地理科学;2005年03期
5 张松;顾承兵;;历史环境保护运动中的主体意识分析[J];规划师;2006年10期
6 汪民安;;空间生产的政治经济学[J];国外理论动态;2006年01期
7 吴瑞财;全球化:现代性研究的空间转向[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8 李将;“宏大叙事”还是“私人叙事”——当代社会文化语境下的建筑理论教育[J];高等建筑教育;2005年01期
9 田毅鹏;“典型单位制”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社区发展的制约[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04期
10 罗骞;“现代性”批判的两种不同定向——论马克思资本批判与现代性哲学话语的基本差异[J];教学与研究;2005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相东;地缘政治学的性质:一种多维视角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2 寇鹏程;作为审美范式的古典、浪漫与现代的概念[D];复旦大学;2004年
3 杨立峰;匠作·匠场·手风[D];同济大学;2006年
4 王国恩;城市规划社会选择论[D];同济大学;2006年
5 金勇;增进建设环境公共价值的城市设计实效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6 王明科;怨恨:中国现代十位小说家文化反思的现代性体验[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李相银;上海沦陷时期文学期刊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肖晖;中国判决理由的传统与现代转型[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9 衡孝庆;现代性视域中的城市伦理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10 洪煜;近代上海小报与市民文化研究(1897-1937)[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茂丽;城市美学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3年
2 李淼;当代零售业建筑与零售空间的演变与发展[D];天津大学;2004年
3 刘晓斐;西方01~89经典作品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4 全峰梅;模糊的拱门——建筑性的现代性现象学考察[D];广西大学;2004年
5 宋书强;论九十年代都市文学的现代性[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丁升华;詹姆逊的文化转向理论探析[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7 周燕;跨越边界—王颖电影研究[D];北京电影学院;2005年
8 马红霞;时尚的社会学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9 张艳虹;打开潘多拉之盒[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林晶;“西藏”:文化符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姚全兴;;上海城市生态化的审美观照[A];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刘鑫 作者单位 延安大学文学院;城市美学与现代城市构建的美学实践[N];延安日报;2006年
2 杨晖 李平;“地方经验”:美学研究的重要元范畴[N];文艺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杨文臣;当代西方环境美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陈李波;城市美学四题[D];武汉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魏林;城市美学四论[D];西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5204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5204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