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的人文学思考——以英国经验主义美学为个案
本文选题:经验主义 切入点:自然科学方法论 出处:《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英国经验主义美学是典型的运用自然科学方法论研究美学问题的美学流派。自然科学方法论对20世纪西方美学和中国当代美学研究具有深刻的影响。但自然科学方法在人文学科中应用的有效性是有限的,当代解释学的方法给予美学研究以有益的启示。
[Abstract]:English empiricism aesthetics is a typical aesthetic school that uses natural science methodology to study aesthetic problems. Natural science methodology has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western aesthetics and contemporary Chinese aesthetics in 20th century. But natural science has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the study of western aesthetics and Chinese contemporary aesthetics in 20th century.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method in the humanities is limited. The methods of contemporary hermeneutics give useful enlightenment to aesthetic research.
【作者单位】: 四川外语学院中外文化比较研究中心
【分类号】:B83-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彭立勋;20世纪中国审美心理学建设的回顾与展望[J];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春元;;《聊斋志异》中的善恶报应作品散论(续)[J];蒲松龄研究;2006年03期
2 郑春元;;《聊斋志异》中仙人小说的喜剧色彩[J];蒲松龄研究;2012年01期
3 方以启;;关于诠释学理论中若干基本问题的探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4 王浩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生性动力机制的概念诠释[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5 张公善;海德格尔美学的历史地位及当代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6 张志伟;说不尽的康德哲学——兼论哲学史研究的几个方法论问题[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7 顿新国;从绿蓝问题看波普尔对归纳问题的解决[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8 任军;;胡塞尔现象学与自然主义批判[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9 张能为;;伽达默尔的解释学与形而上学[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10 李凯;颜炳罡;;庄子诠释方法探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孟维杰;;基于心理学方法论扩展性探索的心理学理论创新[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2 杨春鼎;;形象思维的环节和过程[A];中国思维科学研究论文选2011年专辑[C];2012年
3 晏鹰;朱宪辰;;理解诺斯制度分析理论的变化[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梁迎春;;论鲁迅杂文中的理解诉求[A];鲁迅与“左联”——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龚举善;;转型期美学的现代化行程[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张云鹏;;论审美对象的存在形态[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严春友;;论实践美学的理论缺陷[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上卷)[C];2009年
8 王淑花;;伽达默尔的诠释学与古典著作解读的批判[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四辑)[C];2009年
9 师曾志;;网络环境下传统学术传播模式的变革及构建[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10 段冬林;李小鲁;;论和谐社会构建中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A];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第二届全国“科技与社会发展”中青年南方论坛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娟;理论旅行:吸收与变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王厚平;美学视角下的文学翻译艺术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武克勤;英伽登文学本体论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军政;中国古代词学批评方法论[D];南开大学;2010年
7 邝小军;科技工作者社会分层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李来容;院士制度与民国学术[D];南开大学;2010年
9 吴津;叙事方式对于人格发展的作用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高波;论现象学方法与概念对艺术审美本质研究的意义[D];山东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U,
本文编号:15975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5975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