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论冯梦龙的情感美学观

发布时间:2018-03-12 19:52

  本文选题:冯梦龙 切入点:情感美学观 出处:《江汉论坛》1999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Abstract]:......
【作者单位】: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武汉430077
【分类号】:B8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人弋;冯梦龙论戏曲情节[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2 李时人;一部有开拓意义的研究力作——聂付生《冯梦龙研究》序言[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3 郑兴发;李贽、冯梦龙论文学的“教”[J];求是学刊;1990年03期

4 杨晓东;;“浪仙”钩沉[J];学术研究;1991年05期

5 高洪钧;;冯梦龙的俗文学著作及其编年[J];天津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1期

6 周群;冯梦龙的文学思想及其儒学根源[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0年04期

7 朱红;;风月凤凰桥[J];苏州杂志;2009年01期

8 徐朔方;;《三言》中的冯梦龙作品考辨[J];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01期

9 王连;;冯梦龙的小说理论与《三言》[J];社会科学研究;1988年06期

10 王宇;海蒂;;半日闲[J];中华魂;1999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洁;;“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与袁行霈先生商榷[A];水浒争鸣(第九辑)——2006年全国《水浒》与明清小说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杨欢欣;;“三言”中的妓女形象探析[A];水浒争鸣(第九辑)——2006年全国《水浒》与明清小说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莫钊成;;读书札记二篇[A];先秦两汉文学论集[C];2004年

4 段江丽;;理学与《三言》、《二拍》中的道德说教[A];儒学与二十一世纪文化建设:首善文化的价值阐释与世界传播[C];2007年

5 刘铁峰;;从明代小说看明代城市手工艺制作的水平及其商业化[A];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建设——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会首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周均美;;从“三言”“二拍”看明代社会风尚及市民观念的变化[A];明史研究第7辑——谢国桢先生百年诞辰纪念专辑[C];2001年

7 吴倩;;二十世纪明代诗词研究索引(二)[A];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第一辑)[C];2004年

8 谢国桢;;瓜蒂庵读明代史乘题识[A];明史研究论丛(第二辑)[C];1983年

9 段军;耿光华;;动静相和 道技相谐——论“三言”的叙事结构[A];水浒争鸣(第十辑)[C];2008年

10 任广世;;明清俗曲研究综述[A];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第四辑)[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滕卉荣;冯梦龙(三)[N];中国县域经济报;2010年

2 滕卉荣;冯梦龙(二)[N];中国县域经济报;2010年

3 腾卉荣;冯梦龙(一)[N];中国县域经济报;2010年

4 腾卉荣;冯梦龙(四)治官如治家[N];中国县域经济报;2010年

5 乔修峰;美国学者谈冯梦龙“三言”翻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6 王树培;我国最早提出节制生育的人——冯梦龙[N];中国中医药报;2000年

7 丁国成;读点“明歌”[N];文艺报;2006年

8 苏迅;冯梦龙·《挂枝儿》·《山歌》[N];团结报;2001年

9 艳雯;节日情感美服溢彩[N];中国民族报;2001年

10 翁秀美;痴心之美[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涂育珍;《墨憨斋定本传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金源熙;《情史》故事源流考述[D];复旦大学;2005年

3 李贤珠;《平妖传》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4 刘召明;晚明苏州剧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徐定宝;凌o鄢跹芯縖D];南京师范大学;1998年

6 吴秀华;明末清初小说戏曲中的女性形象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1997年

7 刘果;“三言”性别话语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8 马宇辉;“唐伯虎点秋香”考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梁苑;才子佳人小说:从一种新小说类型到一种新文学样式[D];复旦大学;2007年

10 张慧禾;古代杭州小说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三;从《情史》看冯梦龙的情学思想[D];湘潭大学;2004年

2 张媛婷;从“三言”看冯梦龙思想的复杂性[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3年

3 张小龙;冯梦龙思想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4 何悦玲;冯梦龙“情教观”辨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5 杨岚;重负之下的创新[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6 刘海;冯梦龙编辑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02年

7 马志英;冯梦龙的情教思想及其在“三言”中的体现[D];宁夏大学;2005年

8 潘艳;从“临川四梦”到冯氏“三言”[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9 黄晗曲;冯梦龙的文化行为与文化人格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10 石佩芝;冯梦龙通俗文学观研究[D];扬州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6030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6030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a6c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