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悟妙与审美——中国传统美学中心范畴的选择与发展

发布时间:2018-03-16 00:22

  本文选题: 切入点: 出处:《江淮论坛》2003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妙”和“美”是中国传统美学的两个重要范畴,两者之中“妙”高于“美”,“妙”超越了“美”,“妙”是中国传统美学的中心范畴,中国传统美学的许多主要范畴都与它相关。悟妙是中国传统美学主要的精神活动和最高的精神境界,是自然、人生与艺术的相通点,它是我国古代思想家、艺术家在道家思想基础上融合儒家、佛家思想而逐渐形成的,它体现出中国传统美学的基本特征。
[Abstract]:"Miao" and "Beauty" are two important categorie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aesthetics, of which "Miao" is higher than "Beauty", "Miao" transcends "Beauty" and "Miao" is the central category of Chinese traditional Aesthetics. Many main categorie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aesthetics are related to it. Enlightenment is the main spiritual activity and the highest spiritual realm of Chinese traditional aesthetics. It is the link between nature, life and art, and it is the ancient thinker of our country. On the basis of Taoism, artists gradually formed from the combination of Confucianism and Buddhism, which embodied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aesthetics.
【作者单位】: 上海戏剧学院
【分类号】:B83-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尚辉;论第一代油画家的文化心理[J];文艺研究;2001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袁跃奇;;笔墨造型论[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1年07期

2 郭浩;;中国早期油画家中的家学承继现象初探[J];世纪桥;2011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赵笺;主流文化对20世纪以来中国油画影响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2 李昌菊;油画民族化再探索[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3 任大庆;生命的表白[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4 金捷;中国表现性油画创作教学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5 封钰;刘海粟早期美术思想解读[D];南京艺术学院;2009年

6 董菲菲;20世纪40年代走进甘新地区的中国油画家研究[D];西安美术学院;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王露霞;论潘玉良“合中西于一治”的艺术观[D];浙江理工大学;2009年

2 郭浩;中国早期油画家中的家学承继现象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3 张颖;吕斯百、常书鸿在西北的油画创作及其开拓性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4 田敬红;现实主义的当代品格[D];西南大学;2009年

5 胡华邦;颜文j粉画作品《厨房》及其文化心理解读[D];西南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刘海粟;娗中国画的特征[J];美术;1957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玉;柏拉图与老子的美学思想比较[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2 陈正垠;永恒的夜莺之歌——济慈《夜莺颂》评析[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6年02期

3 罗移山;论《周易》审美思想的生态意蕴[J];孝感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4 许连军;鉴赏古典诗歌的体式美[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5 刘香;悲亦美 美亦悲──论沈从文湘西题材创作中独特的悲剧意蕴[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6 刘艳;《九歌》审美探析[J];广西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7 陈良运;论“善”及古代“美”之功利观成型——中国古代美学研究系列之一[J];社会科学研究;2004年02期

8 李斌;;美的生存论意蕴[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6年10期

9 秦阳闾;美的生成与艺术创造[J];涪陵师专学报;1998年01期

10 贺志朴;论美是自由的形式[J];北方论丛;199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谢旭慧;;喜剧小品的语言美[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杨保春;;悟妙与审美论——西方美学背景下中国传统美学中心范畴的转换[A];美学在中国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刘悦笛;;美与日常生活:一种现象学关联[A];中华美学学会第六届全国美学大会暨“全球化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王保红;魏屹东;;对抽象代数的哲学审视[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5 陈楠;;格律的设计——甲骨文、东巴文的概念设计与应用[A];“岁寒三友——诗意的设计”——两岸三地中国传统图形与现代视觉设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马卫红;;整个世界源自于美——费特自然抒情诗的诗性特征[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7 胡家祥;;谈谈真、善、美[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8 蒋燕强;;真、善、美——作文与做人的桥梁[A];江苏省教育学会、江苏省写作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李定清;;文学伦理学批评与人文精神建构[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张丽芬;艺术生成于存在[D];武汉大学;2005年

2 倪胜;《判断力批判》体系探微[D];复旦大学;2005年

3 成海鹰;文学欣赏伦理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4 寇爱林;心向上帝的旅程[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振锋;论现代足球运动的美[D];北京体育大学;2008年

2 陈其海;蒲松龄的德性(观)及其审美体现[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张伟英;磁州窑白地黑绘装饰艺术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4 陈小花;爱与美的和谐乐章[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5 周暑明;论沈从文的神性思想[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6 周琼瑛;宪法程序的三维解读[D];湘潭大学;2007年

7 李立如;发现存在之美[D];苏州大学;2008年

8 蒋红雨;论齐白石绘画的童真美[D];西安美术学院;2008年

9 周逢年;创造性与美是视觉传达设计本质属性[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10 田娟;美与死之歌[D];中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6175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6175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165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