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当代美学呼唤精神的回归

发布时间:2018-03-18 19:28

  本文选题:精神 切入点:美学 出处:《晋阳学刊》2012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精神的缺失或去魅是当代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美学作为追求审美价值的学科与精神密不可分,呼唤精神的回归成为当代美学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因为精神的内涵中包孕了美学的意蕴,美学追求的理性、自由、主体性等价值只有建立在精神的基础上才具有合理性。而美学在历史上曾经充满精神,当代个人主义的膨胀导致精神的异化;个人主义悖离了实体信仰,导致了美学的价值异化;当代审美实践中个人主义的盛行,国家、民族等实体信仰面临着解构的危险,决定了美学的历史发展、理论建构以及审美实践三个方面精神回归的迫切性。
[Abstract]:The lack or disenchantment of the spirit is an important problem that needs to be solved urgently in the contemporary society. As a discipline of pursuing aesthetic value, aesthetics is inseparable from the spirit. Calling for the return of the spirit has become an indispensable historical mission of contemporary aesthetics, because the connotation of the spirit contains the implication of aesthetics, the rationality and freedom pursued by aesthetics, The value of subjectivity is reasonable only on the basis of spirit, and aesthetics was once full of spirit in history, the expansion of contemporary individualism led to the alienation of spirit. It leads to the alienation of aesthetic value, the prevalence of individualism in contemporary aesthetic practice, and the danger of deconstruction in the country, nation, and other entity beliefs, which determines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aesthetics. The urgency of spiritual regression in three aspects: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 and aesthetic practice.
【作者单位】: 东南大学人文学院;
【基金】:2009年度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课题“伦理美学研究”(0902083C) 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课题“当代美育功能有限性的原因探究”(2010B446)
【分类号】:B83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振国;蒲松龄痴狂意象论[J];蒲松龄研究;2003年01期

2 李华;客观真实是诉讼证明的终极目标——诉讼证明标准之理性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3 陈义平;智者运动与西方社会政治哲学的兴起[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4 胡万年;王阳明良知自律的研究——兼与康德意志自律比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5 张辉;复修懿范 继美前贤——论我国古代书院教育的人文理念及现代启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6 高新华;论以人为本司法观的理论基础——从新宪法修正案谈起[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7 叶远厚;王阳明哲学的现代诠释[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8 郭淑新;朱子、阳明圣人观比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9 陈爱萍;马克思“市民社会”概念的演变[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10 杨立江;大学生道德人格建构刍议[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陈清春;;王阳明的格物实践及其本体论转变[A];纪念孔子诞生255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卷一)[C];2004年

2 吾淳;;由精英而大众:荀子与孔孟伦理思想之别及其意义[A];国际儒学研究(第十五辑)——2006国际儒学论坛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寇鹏程;作为审美范式的古典、浪漫与现代的概念[D];复旦大学;2004年

2 丛日云;基督教二元政治观与近代自由主义[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3 曲新久;刑事政策的权力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4 杨伟东;行政行为司法审查强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5 陈章乐;社会主义法治化初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6 张军;人的发展的历史形态及其当代意蕴[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7 钟爱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政治权力关系[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8 刘君栩;资本与生产力关系的哲学审视[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9 宋继杰;柏拉图《蒂迈欧篇》的宇宙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10 葛明珍;论权利冲突[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宏辉;民事起诉权保障研究[D];湘潭大学;2004年

2 杨玉翠;科学与人文之间[D];安徽师范大学;2004年

3 杨世理;《诗经·秦风》新解[D];兰州大学;2006年

4 陈迎年;海德格尔存在论差异中的世界[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5 李斌;有关合同法中显失公平规则的探讨[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6 蔡书贵;实践性道德主体的建构与发展[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7 苏擘;柏拉图Vs.荷马——西方文明史上哲学与文学的第一次激烈对抗与融合[D];河北大学;2001年

8 姚亮;爱默生与美国民族文学进程[D];苏州大学;2001年

9 王志军;从马克思早期对宗教的批判看哲学的根本变革[D];黑龙江大学;2001年

10 高巍;英美法三国行政诉讼制度比较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申冰冰;;《庄子》中的“畸人”之美[J];中国研究生;2011年06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陆晓光;;《资本论》的结构艺术与马克思的美学实践[A];社会进步与人文素养——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曹利华;和谐社会的美学追求[N];中国文化报;2005年

2 宋生贵;乡土情结的文化美学意义[N];中国文化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田智祥;宗白华的精神人格与美学之路[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魏红珊;郭沫若美学思想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邓微星;梁启超趣味主义美学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2 李志勇;公共关系的审美之维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3 王东昌;中国传统闲逸美学与现代人的精神生态[D];苏州大学;2011年

4 朱晓虹;爱伦·坡美学思想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5 王文君;《淮南子》生态美学智慧探微[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6309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6309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ab1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