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审美的教学设计
本文选题:教学设计模式 切入点:审美判断 出处:《教学与管理》2010年2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所谓审美,就是对美的欣赏,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进行自由观照的一种精神性活动,是发生在审美主客体之间的充满愉悦性的心物感应,物我交流的动态心理过程。审美存在于人类生活中的各个领域,教
[Abstract]:Aesthetic appreciation is the appreciation of beauty. It is a kind of spiritual activity in which the aesthetic subject takes a free look at the aesthetic object. It is a kind of heart-object induction full of pleasure between the subject and object of aesthetics. The dynamic psychological process of material communication. Aesthetics exists in every field of human life.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云南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
【分类号】:B8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查有梁;“审美—立美”教育模式建构(上)[J];课程.教材.教法;2003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军辉;;高校学生社会实践项目化推进模式研究[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2 朱元招;傅友福;王松;;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主体性”教学模式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7期
3 雷鹏飞;束学军;;基于网络多媒体的大学英语学习设计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4 许修兵;从“杨氏双缝干涉”教学改革初探现代教育技术在普通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5 田莺;宋晓丹;;《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网络课程的设计实现[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6 张一;;教学设计在职业培训中的应用[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7 张果;;职业学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8 柳瑞明;;网络学习环境设计初探[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9 董占华;;基于素质教育理念的远程教育实践教学指导研究——以北京广播电视大学文化局工作站为例[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10 王庆;;大学外语课堂教学应重视导语的设计[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唐昀峰;;双模式语言实验室辅助英语教学[A];北京高教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第六章 外语教学改革[A];高等教育改革创新理论与实践[C];2008年
3 汪小洋;王亚囡;;由序跋看叶圣陶先生对美育的贡献[A];叶圣陶教育思想在当代的价值——江苏省叶圣陶研究会(2007)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4 聂荣华;;推行新型“双主”模式,推进教育创新[A];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新模式研究[C];2006年
5 叶晓玲;邱晓丹;;论精细加工理论和成分显示理论在课堂教学设计中的应用[A];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年
6 方群;邢程;;网络环境下融入情商元素的教学设计[A];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年
7 陈少丽;赵建华;;基于课堂的知识建构环境研究[A];信息技术环境构建与教学应用[C];2009年
8 张菀心;;基于Moodle平台下的大学英语视听说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研究[A];贵州省外语学会2012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燕;汉语口语美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戴小春;高校课程结构优化论[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3 耿淑玲;基于人文关怀的科学课程的构建[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4 苑青松;唤醒与契合:言语生命的赋形[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5 冯锐;基于案例推理的经验学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赵可云;教育技术实验研究方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赵惠君;“校园内的公共服务”: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改革与发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8 吕良环;论外语自主学习能力之培养[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王兴辉;成人自导学习与支持系统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李青;学习活动建模[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越飞;职前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结构构成与应用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张维佳;上海市通用少儿英语口语星级考试网络辅助课件的设计与评价[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张琳;基于电子学档的在线作业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张悦哲;农村信息化培训自学教材的设计与应用[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雷慧;基于影视作品的对外汉语课件设计[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杨慧丽;高校网络课程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发展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王巧雁;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苏晓勇;高职院校网络教学资源建设方法探讨[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范艳敏;学习者个体的学习需要分析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耿卉;《远程教育学》精品课程网络教学资源建设[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晓波;“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移情作用与审美共鸣[J];名作欣赏;1986年02期
2 章辉;;马丁·布伯《我与你》的美学解读[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3 刘建华;;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素质教育[J];考试周刊;2008年50期
4 顿祖纯;;英语教学贴近生活的诠释[J];语文学刊;2008年18期
5 张楠;;关于《判断力批判》的美学断想[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03期
6 殷红博;试论复习在弱智教学中的地位及其方法[J];江西教育科研;1993年06期
7 吴家跃;;美·审美·艺术美[J];美与时代;2007年07期
8 杜彬;张亚华;;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因材施教”——二学历英语翻译课与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翻译课对比[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9期
9 李娜;;味范畴的美学性质及其类型与特征[J];青年作家(中外文艺版);2010年08期
10 李响;刘娟;;警察英语教学策略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晓冬;廉世彬;;网站建设与维护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A];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教学改革论文专辑[C];2007年
2 韩淼;;土木工程概论课程建设的思考[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9年
3 王骥;林菁;沈玉利;;高校电路课程教学研究[A];2008年中国高校通信类院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4 许安心;郑秋锦;;市场营销专业《广告学》教学改革[A];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郭全梅;魏智;卢学军;;理论力学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A];世纪之交的力学教学——教学经验与教学改革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6 张艺馨;;对传统医药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思考[A];全国首届侗医药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4年
7 秦海鸿;龚春英;朱学忠;;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电机学的教学研究[A];第五届全国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1)[C];2008年
8 李黎;;面向研究生的信息隐藏与数字水印的教学探讨[A];2008年中国高校通信类院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9 王越;胡玎;;从同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谈风景园林的继续教育问题[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09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刘厚奇;杨玲;胡凯猛;;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医学发育生物学》[A];中国解剖学会第四届组织学与胚胎学专业委员会暨全国医学院校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主任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香河县大河各庄小学 刘治;浅谈小学教学方法的选择[N];廊坊日报;2008年
2 抚州一中 任飞燕;因材施教 合理使用教学方法[N];抚州日报;2009年
3 德宏职业学院 赵黛;病例教学法在内科学教学中的运用[N];云南经济日报;2010年
4 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逸夫小学 吕林红;教学精心设计 学生乐在其中[N];中国体育报;2007年
5 夏文杰;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N];中国教师报;2004年
6 周炎根 储争流;如何培养一个高效学习者[N];中国教育报;2006年
7 江苏教育出版社编辑,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学专业博士生 王家俊;有效始于有趣 全面关注全体[N];中国教育报;2007年
8 滏春中学 李继云;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N];中煤地质报;2008年
9 记者 沈祖芸;“随身大学”培养数万“当班人”[N];中国教育报;2005年
10 方国才;关于学习型学校的理性思考[N];光明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春枝;中国近代教学方法史论[D];河北大学;2008年
2 邵士权;我国高等学校教学方法创新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张辉蓉;数学诊断式教学设计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4 杜惠洁;德国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李波;审美情境与美感[D];复旦大学;2005年
6 高天明;二十世纪我国教学方法变革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7 钟恩富;生命化音乐课程与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骆天庆;基于实践目的的中国景观专业生态教育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9 张元文;少儿篮球适宜教学体系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10 陆真;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聪;基本权利教学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2 周琳;中等医学教育化学教学现状分析及改革对策的探索[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3 卞树荣;《大学体验英语》教材分析与评估[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4 林芝;图形设计课教学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08年
5 包文新;接受美学与中学古代小说教学个性[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王玲玲;我国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的理论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6年
7 汪丹;大学与高中生物学教育的内容与方法衔接的初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葛峰瑞;生活化教学在《经济常识》课中的应用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9 翟乃刚;中医汉语词汇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王明强;新课标理念下吉林省城市中学田径课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6315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6315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