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系学:美学“身体转向”的方法论契机
本文选题:身体美学 切入点:谱系学 出处:《文艺理论研究》2011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意识美学向身体美学发生的转换、尼采在美学"身体转向"中的关键位置以及身体在审美文化乃至美学研究中的重要性等话题已为国内学界所关注。然而,尼采开启美学"身体转向"、冲创"身体美学"过程中所采用的具体方法论却并不广为人知。谱系学方法,正是尼采推动美学"身体转向"的方法论契机。本文希望能在国内渐热的身体美学话题讨论过程中确立谱系学的基本方法论位置。
[Abstract]:The transition from conscious aesthetics to body aesthetics, the key position of Nietzsche in aesthetic "body turn" and the importance of body in aesthetic culture and even aesthetic research have been concerned by domestic scholars. Nietzsche opened the aesthetic "body turn", but the specific methodology used in the process of creating "body aesthetics" is not well known. It is Nietzsche's methodological opportunity to push forward the "body turn" of aesthetics. This paper hopes to establish the basic methodological position of genealogy in the course of discussion on the subject of body aesthetics in China.
【作者单位】: 杭州师范大学中国美学与文论研究中心;
【基金】:教育部2010年人文社科研究项目青年项目“中国现代美学中的身心关系论研究”(课题编号10YJC751016)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B83-0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伟;试论康德美学的“判断在先”原则[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2 余虹;生命艺术:健康的与病态的——尼采的生命艺术论[J];北方论丛;2004年02期
3 陈军科;理性思维:文化自觉的本质特征[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4 李春青;;关于历史题材创作的评价标准与方法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5 李军学;论喜剧艺术的本质[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6 陈吉猛;新时期文学理论的审美主义倾向论略[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7 王雪松;相明;;崇高与人类生存的价值——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看崇高的本质[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8 刘荣清;“以人为本”的人性观思考[J];巢湖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9 肖明华,肖建华;维特根斯坦的语言论哲学与美学探究[J];巢湖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10 陈本益;新批评的文学本质论及其哲学基础[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邹元江;;情立世界[A];'2006中国·抚州汤显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平;康德与中国现代美学思想[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2 郭艳君;历史与人的生成[D];黑龙江大学;2002年
3 黄汉华;抽象与原型——音乐符号论[D];暨南大学;2003年
4 田春;审美知觉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5 陈迎年;感应与心物——牟宗三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6 杨庆峰;技术作为目的[D];复旦大学;2003年
7 周颖;阅读之旅:从主体性到修辞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8 黄文前;自由意志——叔本华哲学思想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9 孔伟;信息技术视域中的社会生产方式[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10 郑玉明;试论黑格尔艺术认识范畴的实践性内涵[D];浙江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胜利;论文学的宇宙境界[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2 孙丽巍;“主体性”视野下的康德、克罗齐美学思想[D];黑龙江大学;2001年
3 刘长庚;寻求审美与生命的合奏[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4 储继红;永恒的潜在的结[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5 周红阳;刑法和人性:西方思想的批判性阅读[D];湘潭大学;2001年
6 祝春华;主体的泯灭与个性的崩溃——关于“非个性化”理论的知识谱系的解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7 宋建平;形而上学终结了吗?[D];浙江师范大学;2002年
8 刘玉娟;多元文化视野中的心理咨询与治疗[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9 丁奇;纪念性景观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3年
10 王玮;对戴·赫·劳伦斯《羽蛇》的原型解读[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R.舒斯特曼;刘检;;身体美学与乌托邦式身体[J];世界哲学;2011年05期
2 成艳婷;;理查德·舒斯特曼的身体美学思想[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3 张法;;身体美学的四个问题[J];文艺理论研究;2011年04期
4 冯学勤;;以身体为准绳——论尼采晚期美育思想的身体转向[J];美育学刊;2011年04期
5 王晓华;;身体-主体的缺席与实践美学和后实践美学的共同欠缺[J];学术月刊;2011年05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潘欣敏;;身体美学视野下的刘谦“魔术热”现象思考[A];2009江苏省美学学会年会“当代审美文化与艺术传统”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傅守祥;;大众文化时代的审美生态与身体美学[A];生命、知识与文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9年
3 宋红岭;;“身体”何谓——身体美学理论探讨之一[A];2009江苏省美学学会年会“当代审美文化与艺术传统”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张再林 李军学;身体美学:西方与中国[N];光明日报;2010年
2 厦门大学中文系 杨春时邋刘连杰;建立健全的身体美学[N];光明日报;2008年
3 美 理查德·舒斯特曼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李科林 翻译;身体美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N];光明日报;2011年
4 ;东西美学的邂逅[N];光明日报;2010年
5 彭锋;重要的是将生活做成艺术作品[N];中华新闻报;2007年
6 北京大学 彭锋;美学在多样性中重新定向[N];光明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刘德林;舒斯特曼新实用主义美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2 韦拴喜;身体转向与美学的改造[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3 廖述务;身体:美学的与实践的[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雯;舒斯特曼身体美学理论初探[D];山东大学;2010年
2 李芳;理查德·舒斯特曼身体美学理论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傅玉玲;福柯的“生存美学”[D];厦门大学;2008年
4 陈丽静;从结构美学到身体美学[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琼;知识作为健康身体的隐喻[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6 刘坛;身体与审美[D];山东大学;2011年
7 李羚维;生命的拯救——尼采身体美学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8 龚雪倪;舒斯特曼的新实用主义美学研究[D];四川外语学院;2010年
9 陈军花;晚期福柯论“自我的培育”(la culture de soi)——作为生存美学的哲学[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乔金果;身体与身体美育[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6322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6322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