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当代中国美育研究的发展趋势及主要课题

发布时间:2018-03-23 05:29

  本文选题:审美教育 切入点:逻辑起点 出处:《山东社会科学》2008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当代中国美育研究要取得新的成绩,必须以人生论为逻辑起点,并努力实现作为"教育价值观"取向的美育和作为独立成分的美育的有机融合。最近十几年来,当代中国美育研究呈现出内容实践化、视野扩大化、方法科学化的趋势。美育研究面临的的主要课题有美育的本质问题、培养"生活的艺术家"问题、促进创造力发展的问题、脑功能开发问题、美育具体实践问题、大众审美文化问题等。
[Abstract]:In order to make new achievements in the study of aesthetic education in contemporary China, we must take the theory of life as the logical starting point and strive to realize the organic integration of aesthetic education as the orientation of "educational values" and aesthetic education as an independent component. The research of aesthetic education in contemporary China shows a trend of practical content, enlarged vision and scientific methods. The main subjects of aesthetic education research are the essential problem of aesthetic education, the problem of cultivating "artist of life", and the problem of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creativity. The development of brain function, the specific practice of aesthetic education, the aesthetic culture of the masses and so on.
【作者单位】: 商丘师范学院
【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美育的当代发展”(2005FJY011)
【分类号】:B83-0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陈桂生;“美育”辨析[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2 赵伶俐,余立新;当代美育研究的主要课题与问题[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1期

3 赵伶俐;论美育的科学化——兼论整个教育构成的科学化[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4 杜卫;论中国美育研究的当代问题[J];文艺研究;2004年06期

5 曾繁仁;美育与脑科学关系初探[J];文史哲;2001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游建荣;走向日常生活的美学意识形态——解读社会演进中的消费文化[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2 杨鼎新;跨文化市场营销组合探究[J];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3 丁永祥;审美——伸张个性、培养创造力的有效途径[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4 王东;吴效刚;;席勒美育思想的现代性意义[J];江海学刊;2006年06期

5 王哲平;当代美育的新视野[J];教育研究;2000年12期

6 杨鼎新,石葆龄;跨文化市场营销研究的几个基本问题[J];开发研究;2003年05期

7 张永昊;教育美学的理论建构与当代使命[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8 杜应,胡艳;瑰丽的都市梦幻——海岩小说创作漫谈[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9 杨艳杰;从新闻娱乐化看传媒大众化的审美取向[J];美与时代;2004年04期

10 彭文祥;论主导文化的艺术形态及其关于艺术的话语精神——以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评选中影视艺术获奖文本为例[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建;立美教育认识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尹爱青;音乐审美教育的人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3 申仁洪;论教育科学:教育研究科学取向及其在中国的合理性建构[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傅守祥;欢乐诗学:消费时代大众文化的审美想像[D];浙江大学;2005年

5 姜华;大众文化理论的后现代转向[D];黑龙江大学;2004年

6 王育林;现代建筑运动的地域性拓展[D];天津大学;2005年

7 张正江;中华人民共和国美育的命运[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杨广军;符号的批判[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唐英;消费时代电视广告审美特性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10 谭辉旭;实践课程论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齐凌云;审美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1年

2 张苑琛;审美教育与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1年

3 邱嵘;我国近代美育思想及其启示[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4 叶悬冰;让语文课堂充满美感和生机——论语文教学的审美转变[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5 刘国友;论中学语文审美教育[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6 许冬玲;论美育对大学德育的促进作用[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7 汤杰英;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美育发展主要区域特点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8 徐春华;中学语文美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1999年

9 狄俊;审美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的理论及其实践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10 宋燕;课堂教学审美化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赵伶俐,余立新;当代美育研究的主要课题与问题[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赵伶俐;审美概念理解对审美感受和创造性思维影响的探索性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玫;梁芷铭;;“海洋美学”的提出、界定与理论构成[J];美与时代(下);2011年06期

2 段然;;《论语·侍坐》篇中孔子的美育思想[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年05期

3 王旭晓;武艳;;试论自然美研究的逻辑起点——从自然美为何成为我国美学研究的难题谈起[J];晋阳学刊;2011年04期

4 刘晗;;理工院校素质通识课《美学原理》教学的思考[J];河南教育(中旬);2011年08期

5 徐迎新;;人格审美与感性重建——梁启超美学的现代性维度[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6 叶通贤;;封孝伦美学思想探幽[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7 盖志平;;孔子的审美境界[J];大众文艺;2011年11期

8 闫丽丽;田筱源;;美在意象——对叶朗《美学原理》的解读[J];西北美术;2011年02期

9 李新亮;;论新时期高尔泰的美学追求[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10 鄂霞;;中国近代美学范畴的时代与民族印记[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施江斌;;试论审美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四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2002年

2 张传燧;;论玄学与魏晋南北朝审美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潘智彪;;美育与人的审美需要[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4 刘智;;审美与自然生态环境[A];毕节地区第五届社科评奖获奖成果选[C];2006年

5 庞世伟;;人在“归途”中——马克思审美现代性批判的人学意蕴[A];美学在中国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张天曦;;庄子美育思想探微[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全国美学学会第二届年会进行学术讨论[A];中华全国美学学会第二届年会简报[C];1983年

8 潘立勇;;休闲、审美与当代生活品质[A];“和谐社会中的美学与高校美学教育”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徐端午;;厦门大学关于当前美育状况的思考[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赵伶俐;;当代中国青年审美价值观实证研究[A];中华美学学会第六届全国美学大会暨“全球化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西南政法大学 张北坪;当下审美教育需准确定位[N];中国教育报;2011年

2 北方工业大学文法学院 王文革;审美教育的立足点[N];光明日报;2009年

3 杨家友;重视崇高在审美教育中的最高作用[N];光明日报;2005年

4 姚文放;消费社会:审美教育何为?[N];文艺报;2008年

5 汝信;富有创新精神的美学论著[N];人民日报;2008年

6 高建平;“和谐美”思想的发展与当代中国美学的选择[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7 周星;美育应走向审美情感教育[N];学习时报;2006年

8 王希;环境美:用感官去体验,还是用理性去分析?[N];中华读书报;2006年

9 奚冬琪;美育:就如细雨润物……[N];人民政协报;2008年

10 高建平;“和谐美”思想与社会理想[N];人民政协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闫翠静;席勒的美学思想及其现实意义[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张正江;中华人民共和国美育的命运[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王苏君;走向审美体验[D];浙江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素华;论朱光潜审美教育思想的现代性[D];扬州大学;2004年

2 刘长庚;寻求审美与生命的合奏[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3 岳友熙;人类精神的诺亚方舟[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4 郭永红;论美与生命[D];郑州大学;2000年

5 马林刚;席勒美学思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6 谢许航;席勒美育思想的现代性批判[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李红;中国传统诗教批判[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8 赵顺华;论康德形式美学对美育的启示意义[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9 张春燕;解释学视野下的当代大学生美术审美教育[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安佰鸿;席勒的自由观念和美育思想[D];山东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6520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6520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3c7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