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美学的现代方法论意义
本文选题:老子美学 切入点:现代方法论 出处:《当代文坛》2008年05期
【摘要】:老子思想的建构,可以给我们今天的文化建设一种启迪,即要建构现今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体系,必须要使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语境相结合。用老子的话来说,即必须"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也就是说,当下美学建构必须用自古原始就有的"道",来观察、理解、解读今天的存在。这种方法就叫做"道纪"。
[Abstract]:The construction of Laozi's thought can enlighten our cultural construction today, that is, to construct the present cultural system with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we must combine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with the modern cultural context.In Laozi's words, it is necessary to "follow the ancient way", "to resist the present."That is to say, the construction of contemporary aesthetics must observe, understand and interpret the existence of today with the "Tao" that has existed since ancient times.This method is called Taoism.
【作者单位】: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B83-0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高亨;;关于老子的几个问题[J];社会科学战线;1979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王健;道家与徐州考论──兼论汉初黄老政治与刘邦集团之文化地缘背景的关系[J];江苏社会科学;2001年04期
2 廖群;高亨《老子》研究的考古新证——兼论文献考察与考古发现的互证问题[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3 杨义;;《老子》还原[J];文学评论;2011年01期
4 艾畦;殷商文化对老子思想的影响[J];殷都学刊;1997年02期
5 李文辉;;试论《道德经》的教育哲学思想[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杨秀礼;走向边缘[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刘晗;《老子》文本与道儒关系演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3 谭宝刚;老子及其遗著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4 夏绍熙;老庄“自然”观念的产生和变化[D];西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陈成吒;再论《老子》基本问题[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宋敏;《孔子世家》疑案考辨[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3 吴秀婷;简帛《老子》研究史略[D];郑州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魏承思;论中国传统文化的改造[J];社会科学;1987年10期
2 童泗;;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建设——兼驳“全盘否定传统”论者[J];江苏社会科学;1989年04期
3 韩照华;继承·创新·超越——文化理论三题[J];学术界;1990年03期
4 戴建华;;往事随想[J];文史知识;1999年07期
5 方延明;;人的塑造是儒家思想与现代化的结合点[J];东岳论丛;1988年04期
6 王家骅;中日传统文化比较的哲学思考——评李u&平《圣人与武士》[J];哲学研究;1993年04期
7 达·海馨;我区青年藏学研究者大胆开拓进取——探讨“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有进展[J];西藏艺术研究;1994年01期
8 图登克珠;;藏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J];西藏研究;1993年01期
9 费孝通;任继愈;周有光;陈来;苏双碧;袁行霈;李申;陶大镛;;传统文化·改革开放·世界新格局[J];群言;1994年02期
10 葛公尚;非洲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制约关系初析[J];西亚非洲;199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家骥;;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双向调适[A];民族学研究第十辑——中国民族学会第四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9年
2 雷弯山;;数字化时代畲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实践理性合理化[A];畲族文化研究(下册)[C];2003年
3 傅小凡;;传统文化与现代化进程[A];传统文化与先进文化构建[C];2004年
4 陈增辉;;传统文化对现代化的双重影响[A];孔学研究(第五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五次学术研讨会暨海峡两岸第三次孔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5 陈廷湘;;对新时期文化讨论的反思[A];中国现代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张映海;;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五次学术研讨会暨海峡两岸第三次孔子学术研讨会闭幕词[A];孔学研究(第五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五次学术研讨会暨海峡两岸第三次孔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7 孟庆q;;新世纪与中国传统文化[A];《国学论衡》第二辑——甘肃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会学术论文集[C];2001年
8 汤恩佳;;在昆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学术讨论会上的讲话[A];孔学研究(第五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五次学术研讨会暨海峡两岸第三次孔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9 杨圣敏;何群;;新疆的生态环境与发展——西部开发与新疆的环境问题[A];2004年度全国世界民族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学智;建民;;读《致巴特雷上尉的信》所想到的[A];孔学研究(第六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六次暨海峡两岸第四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万春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教育[N];贵州日报;2000年
2 王霞林;对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一点认识[N];光明日报;2005年
3 记者 叶晓楠;研讨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
4 ;弘扬传统文化 建设魅力咸阳[N];咸阳日报;2005年
5 高海言;第五届海峡两岸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研讨会昨在渝闭幕[N];重庆日报;2007年
6 高海言;第五届海峡两岸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研讨会在我市举行[N];重庆日报;2007年
7 包松娅;守护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N];人民政协报;2006年
8 ,
本文编号:16920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6920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