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审美活动“如何可能”──审美活动的本体论内涵及其阐释

发布时间:2018-04-01 00:05

  本文选题:审美活动 切入点:外在价值 出处:《学习与探索》1997年03期


【摘要】:审美活动是美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但过去的研究往往局限于审美活动的来源(实践美学)、审美活动是什么(认识论美学)等问题上。而就美学研究而言,最为重要的应是审美活动“如何可能”(生命美学)。文章由此入手,,指出审美活动是人之为人的最为根本、最为源初、最为直接的存在方式,正是它,以直接性与超越性使得自由生命的理想实现成为可能。
[Abstract]:Aesthetic activity is an important subject in aesthetic research, but in the past, it was often limited to the source of aesthetic activity (practical aesthetics, what is aesthetic activity (epistemological aesthetics) and so on.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should be "how possible" (life aesthetics). The article points out that aesthetic activity is the most fundamental, the most original and the most direct way of existence. The realization of the ideal of free life is possible by directness and transcendence.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中文系
【分类号】:B8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章辉;;对当前实践美学论争中几个问题的思考[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2 郭昭第;;解放·协同·批判——论审美活动的现代功能[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3 彭修艮;;论美学研究范围的自律与扩展[J];学术研究;1987年04期

4 王秀芳;;论审美活动对科学创造的作用[J];北京社会科学;1991年02期

5 马国柱;审美符号论[J];学术论坛;1992年04期

6 齐志家;;20世纪中国美学建构思想述评[J];社会科学评论;2004年01期

7 高瑞民;;从布洛的“心理距离”说看意志在审美活动中的作用[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6年07期

8 吴家跃;;美·审美·艺术美[J];美与时代;2007年07期

9 王晓华;;身体主体性的起源与审美发生论——主体论身体美学论纲之一[J];河北学刊;2009年03期

10 成骏;;精神负荷释放导向审美的心理机制[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9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段建军;;审美活动中的自我与他人——审美创造价值观简论[A];价值哲学发展论[C];2008年

2 钟华;;审美活动特性论纲[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3 李志宏;;60年来美学基本原理的研究与科学化阐释——认知美学概述[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段建军;;审美活动中的自我与他人——审美创造观简论[A];改革开放三十年与价值哲学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童庆炳;;审美与人的全面发展[A];小康社会:文化生态与全面发展——2003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C];2004年

6 顾永芝;房亚红;;美学是什么[A];探寻美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2001—2006)纪念文集[C];2006年

7 索松华;;美学是研究审美现象的科学——兼论“生活美学”的合法性建构[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钟仕伦;李天道;;二十世纪中国传统美学的研究的回顾与展望[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9 李志宏;;从“人本质美学观”到“人智能美学观”的理论建构与阐释[A];中华美学学会第六届全国美学大会暨“全球化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潘立勇;;休闲、审美与当代生活品质[A];“和谐社会中的美学与高校美学教育”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长林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养生是一种高尚的审美活动[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2 陈新汉;审美活动的认识论新审视[N];光明日报;2001年

3 中共山西省委常委、太原市委书记 申维辰;构建时代之美[N];光明日报;2008年

4 中国人民大学 袁济喜;中国传统美学的人文意识[N];社会科学报;2006年

5 陈定家;价值美学的新开拓[N];人民日报;2008年

6 记者 马子雷;第18届世界美学大会在京开幕[N];中国文化报;2010年

7 刘家友;关于《美学基础理论简论》的若干问题[N];盘锦日报;2010年

8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朱志荣;生活中的美学[N];新华日报;2007年

9 文洁华 香港浸会大学宗教与哲学系教授 国际美学协会执行委员会委员;美:身体与心灵交融的哲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10 ;日常生活中的审美问题[N];解放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成联合;崇高的面相——审美形态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2 刘琴;审美自律性的历史考察与反思[D];复旦大学;2009年

3 刘凯;康德美学中的自由[D];复旦大学;2006年

4 梁光焰;回到美自身的领域[D];西南大学;2011年

5 谷鹏飞;应用美学学科模式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7年

6 程金海;当代西方对话美学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7 张海燕;牟宗三美学思想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8 陈海静;审美自由论[D];复旦大学;2003年

9 王苏君;走向审美体验[D];浙江大学;2004年

10 吴时红;实践论美学在中国[D];浙江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朗;回归生活世界:维特根斯坦思想的美学向度[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2 宗营芳;审美价值的基本理论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3 朱海燕;价值论美学范畴及体系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4 任晓文;中国古典审美活动范畴中的“观”[D];山东大学;2010年

5 生岩岩;中国古典审美活动“游”范畴通论[D];山东大学;2010年

6 刘志浩;“通”范畴与中国古代审美主体论[D];山东大学;2010年

7 王健;当代青少年审美活动的身体化倾向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8 平盼盼;叶朗美学思想述评[D];安徽大学;2012年

9 李茁;生命美学与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的建构[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10 曲丽娟;美育与现代审美人格重塑[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6930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6930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0cc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