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悟的美学历程
本文选题:妙悟 + 美学历程 ; 参考:《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6期
【摘要】:“妙悟”是中国美学史上一个极富价值和生命力的美学命题。从历时性的角度来说,,“妙悟”一说,以南宋的严羽为界,可分为三个时期,魏晋南北朝至隋唐宋代可称为“妙悟”说的发展期;严羽的理论可称为“妙悟”说的成熟期;严羽以后的元明清可称为“妙悟”说的深化期。而且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妙悟这个美学范畴,已经跟现代哲学、心理学中的直觉、体验、想象,灵感、敏感、潜意识、集体无意识等有关,包孕了相当丰富的内涵。因此,它是东方思维中开出的一朵奇特的极具民族特色的智慧之花。
[Abstract]:Miao Wu is an aesthetic proposition of great value and vitality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aesthetics. From a diachronic point of view, the theory of "Miao Wu"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periods: the development period of Wei, Jin,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to the Sui,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the mature period of Yan Yu's theory of "Miao Wu"; The Yua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after Yan Yu can be called the deepening period of "Miao Wu" theory. Moreover, after a long historical accumulation, the aesthetic category of insight has been related to intuition, experience, imagination, inspiration, sensitivity, subconsciousness, collective unconsciousness and so on in modern philosophy and psychology. Therefore, it is the oriental thinking out of a peculiar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wisdom of the flower.
【作者单位】: 湛江教育学院教务处
【分类号】:B83-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董玉春;;生活妙悟[J];思维与智慧;2006年12期
2 强东红;;论妙悟与灵感[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3 周长楫;;略谈地方韵书《_Y音妙悟》[J];辞书研究;1982年06期
4 戴淑娟;;妙悟自然(中国画)[J];青岛文学;2009年03期
5 唐瑛;从“妙悟”在禅宗史的发展轨迹看妙悟说的内涵[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6 高阳;论“妙悟”[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S3期
7 李石勇;“妙悟”的审美心理过程及特征[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8 徐辉;现代美学“妙悟说”——朱光潜和宗白华美学“妙悟”学说的考察[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9 杨增和;“妙悟”与“直觉”:意义瞬间生成中的呈现模态[J];船山学刊;2005年01期
10 王春艳;从“顿悟”到“妙悟”——禅思维向艺术思维的转化[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高显齐;;“三平”现象浅析[A];四川省诗词学会诗艺研讨会发言选登[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本报记者 邓晖 丰捷 本报通讯员 刘梦;真情·妙悟·文章[N];光明日报;2013年
2 晓雪;真情·妙悟·哲思[N];人民日报;2002年
3 罗哲文;从奋击到妙悟[N];中国文化报;2005年
4 谭平;最喜率真纯净[N];中国文化报;2014年
5 本报记者 怡梦;诗词为镜 妙悟古今(下)[N];中国艺术报;2012年
6 顾丽玉 袁卫星;散文:一个境界层深的创构[N];中国教师报;2003年
7 张同吾;人生独旅的诗性体悟[N];文艺报;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邓莉;“妙悟”与“直觉”的可比性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2 赵胜刚;中国历代文论与书论中妙悟美学范畴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3 阳开怀;“妙悟”:佛教中道美学[D];暨南大学;2014年
4 窦健雯;朱良志的“审美妙悟”说[D];云南大学;2015年
5 唐瑛;“妙悟”说的二十世纪研究综述及其对中国古代文论的传承[D];西北大学;2002年
6 王春艳;从“顿悟”到“妙悟”[D];汕头大学;2004年
7 宋东波;体验与妙悟[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8 董欣胜;《_Z音妙悟》音系及其流变[D];厦门大学;2006年
9 吴戊生;严羽《沧浪诗话》之“妙悟”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09年
10 展辉;文艺新思维论纲[D];曲阜师范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17817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78170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