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美学的困境与美的解构——维特根斯坦美学思想概论

发布时间:2018-05-14 21:49

  本文选题:维特根斯坦 + 语言游戏 ; 参考:《外国文学评论》1999年02期


【摘要】:路·维特根斯坦(1889—1951)是本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他的影响早已超出了哲学界,广泛地涉及到语言学、心理学、数学、社会学、艺术、美学和宗教等领域。维特根斯坦的著述不多,生前仅出版一本两万余言的《逻辑哲学论》,,但这已使他蜚声哲学界,成为现代分...
[Abstract]:Lovetgenstein was one of the greatest philosophers of this century. His influence extends beyond philosophy to the fields of linguistics, psychology, mathematics, sociology, art, aesthetics and religion. Wittgenstein's works are few, and he only published a book of more than 20,000 words in his lifetime, but this has made him famous in the field of philosophy and become a modern division.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中文系
【分类号】:B521,B83-095.2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洋;;羌族释比羊皮鼓舞的美学思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2 饶晓红;;昆丁:麦克白人生箴言的全面演绎——《喧哗与骚动》的互文性解读[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3 郝永华;叶荫群;;卡西尔的文化哲学与“文化研究”[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4 桑农;宗白华美学与玛克斯·德索之关系[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5 刘萍;黑格尔与叔本华悲剧理论来源之比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6 潘啸龙;《离骚》“结构”研究论略[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7 闻娱;本雅明技术复制艺术理论述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8 周述波;;革命时代的女性悖论与多声表达——试论丁玲《我在霞村的时候》的复调叙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3期

9 周娟;;电视脱口秀节目新的发展空间——以《天天向上》为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2期

10 李艳丰;论艺术生产时代的艺术家[J];安康师专学报;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李翔;;电视体验化传播——从节目形态到社会文化表征的研究[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刘萍;;也谈“美从何处寻?”[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08年卷)——理论创新时代:中国当代文论与审美文化的转型[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敏明;庄子“游”的人生哲学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高波;论现象学方法与概念对艺术审美本质研究的意义[D];山东大学;2010年

3 李占伟;布尔迪厄文艺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邵鸿雁;中国美学“味”范畴新论[D];吉林大学;2011年

5 张文初;《存在与时间》前38节解读[D];浙江大学;2010年

6 丛坤赤;林语堂生活美学观念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7 刘玉梅;道德焦虑论[D];中南大学;2010年

8 杨拓;电子媒介文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何明燕;七宝楼台的光华[D];浙江大学;2012年

10 史玉丰;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中的寻根意识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玫;新感觉派小说与市场的关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代丽君;论哈罗德·布鲁姆的文学史观[D];湘潭大学;2010年

3 别淑花;剪纸艺术的形式特征及象征意蕴[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巫丹;从互文性角度看《三国演义》英译本中文化内容的翻译策略[D];天津理工大学;2009年

5 李洁;20世纪初《红楼梦》研究析论[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顺中;论王国维的诗学观[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7 张伟;北京故宫的建筑伦理思想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8 赵述晓;论大江和莫言的故乡想象与艺术超越[D];江南大学;2010年

9 刘小双;先秦至六朝采摘诗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10 何元娇;萨特文学中的人学意蕴[D];江南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哲平;语言批判:维特根斯坦的美学贡献[J];江西社会科学;2001年04期

2 张领翠;;维特根斯坦“语言游戏说”简论[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3 徐燕杭;;维特根斯坦对常识哲学的批判及其意义[J];学理论;2011年09期

4 何雅文;;“语言游戏说”对阐释意义建构的哲学蕴含[J];外语学刊;2007年02期

5 廖玲玲;;从家族相似性的视角探析中介语的发生[J];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6 汪帆;维特根斯坦思想的一致性[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7 钱进 ,郭世平;从哲学语言学视角谈“看见”与“看作”的语法关系[J];社会科学战线;2004年06期

8 寇爱林;从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看当代西方哲学的趋向[J];社会科学家;2004年06期

9 沈紫坪;;哲学的日常回归——论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说[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S1期

10 黄萤飞;;维特根斯坦语义整体论与外语词汇教学[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安华;;美学与高科技时代[A];春华秋实——江苏省美学学会(1981—2001)纪念文集[C];2001年

2 胡健;;理学与美学札记[A];海峡两岸论朱熹——纪念朱熹诞辰865周年暨朱熹对中国文化贡献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5年

3 胡经之;;超越古典[A];“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4 钟彩顺;;法律与“语言游戏”的哲学思考[A];第二届全国边缘法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曹延;;漫议编排规范化与编辑审美[A];学报编辑论丛(第三集)[C];1992年

6 范藻;;美学 怎样面对电视文化的时代挑战[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7 闵南萍;;语言学、美学与护理心理学的关系[A];全国外科护理学术会议暨专题讲座论文汇编[C];2000年

8 刘建珠;;论图书馆室内环境美[A];福建省图书馆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杨玉东;;精品科技期刊审美价值构成原则分析[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10 王鹏周;;树、山、水:布依民族主体间性审美特质[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程洁;回归实事:政治的美学之维[N];社会科学报;2003年

2 何树彬;“在家上学”挑战欧美学校教育[N];文汇报;2004年

3 青敏;德固赛的安全美学[N];中国质量报;2003年

4 张黔;物象美学的理论基础[N];光明日报;2003年

5 丰书;电影的美学世界[N];中华读书报;2003年

6 本报记者 丁明豪;生活家靠美学营销实现产业突围[N];中国企业报;2010年

7 崔卫平;美学乃伦理之母[N];北京日报;2003年

8 崔卫平;美学乃伦理之母[N];中国邮政报;2004年

9 吴语 编译;我旅美学者找到非典病毒入侵细胞“门户”[N];大众科技报;2003年

10 幽兰女社社长 张乐华 博士;女人,美学,魅力小调侃[N];中国妇女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程金海;当代西方对话美学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2 范连义;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视角下的语言学习[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李明;在美学的转捩点上[D];复旦大学;2006年

4 刘旭光;海德格尔与美学[D];复旦大学;2003年

5 赵彦芳;作为伦理学的美学:从康德到福柯[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6 曾思艺;丘特切夫诗歌美学[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7 李俏梅;中国当代文学的身体叙写(1949-2006)[D];中山大学;2007年

8 马正应;退溪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9 周俊玲;建筑明器美学论[D];西安美术学院;2009年

10 姜勇;宗白华美学与现代新儒学[D];吉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群;从语言游戏看理解的可能性[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潘岗;老子的非主体美学[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3 谢海长;华兹华斯美学:超越自然的人文主义思想[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姜辉;沈从文的生命美学观[D];吉林大学;2006年

5 李罗鸣;稼轩词审美阐释[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陈实;试论多媒体教学中的美学现象[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7 雷琼芳;论荀子礼学思想的美学诉求[D];新疆大学;2007年

8 苑坤;试论神仙文化与中国古典园林艺术[D];厦门大学;2009年

9 王怀春;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悲怨美[D];重庆师范大学;2004年

10 钱正;解读意识形态广告[D];武汉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8895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8895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38a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