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本质观新论:基于郭因与宗白华、朱光潜、高尔泰的比较
本文选题:美 + 语言学 ; 参考:《滁州学院学报》2015年04期
【摘要】:美是人类对引发自身愉悦情感对象的赞誉。美属于语言学范畴,美感则属于心理学范畴。美是一个形容词,是我们用来描述、赞誉审美对象的一个词语。当然它也可以名词化,但它还是用来赞誉引发愉悦情感之对象,含义没有变化。
[Abstract]:Beauty is the praise of human beings for causing their own pleasant emotional objects. Beauty belongs to the category of linguistics, while beauty belongs to the category of psychology. Beauty is an adjective, a word we use to describe and praise aesthetic objects. Of course, it can also be nominalized, but it is still used to praise the object of elicitation, meaning the same.
【作者单位】: 滁州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
【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SK2013B345)
【分类号】:B83-0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董锋;;美的本质与美的原因[J];美与时代(下半月);2009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春元;;《聊斋志异》中的善恶报应作品散论(续)[J];蒲松龄研究;2006年03期
2 郑春元;;《聊斋志异》中仙人小说的喜剧色彩[J];蒲松龄研究;2012年01期
3 郑岁黎;胡晓红;;浅析象罔是意象而非意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4 张泽鸿;;方东美与宗白华生命美学思想之比较[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5 薛雯;朱光潜的文艺与道德关系论[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6 罗筠筠;;写实 传神 妙悟——宗白华先生治学三境界[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7 方国武;;从“物”的形式到“人”的形式——康德形式美论的理论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8 李春娟;;形上审美与价值同构——方东美生命美学的本体论解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9 朱立元;路程;;新时期朱光潜美学思想中实践观念的发展及其启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10 宋传东;李泽厚美学批判[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蒋祈楠;;翻译目的论指导下中国古典诗词的意象和意境美的翻译[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杨春鼎;;形象思维的环节和过程[A];中国思维科学研究论文选2011年专辑[C];2012年
3 龚举善;;转型期美学的现代化行程[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严春友;;论实践美学的理论缺陷[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上卷)[C];2009年
5 陈晓莹;;红黄蓝与黑白灰——谈当代中国油画色彩的置换与衍化[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8年
6 李心峰;;“审美意识形态”说与新时期艺术本质研究[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7 宋妍;;对李泽厚“人的自然化”与“情本体”的质疑[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王伟;;从经典化到大众化——李泽厚“美的历程”[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萧湛;;论宗白华美学的伦理学内涵[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杨春时;;中西主体间性美学的互补:审美同情说与审美理解说[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厚平;美学视角下的文学翻译艺术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及云辉;全景画美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崔学荣;主体间性视野中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杨道麟;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豪;中心性与开放性[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6 王铁华;主人的居处:“看”视域的古典园林文化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7 石健;靳以综论[D];吉林大学;2011年
8 杨红光;约翰·科里利亚诺创作技法特征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9 董凯;武舞传奇的意象世界[D];西南大学;2011年
10 梁光焰;回到美自身的领域[D];西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新新;现代书籍设计中材料运用的新趋向[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媛;影响译者翻译策略选择的因素[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张f替,
本文编号:19057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9057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