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文论的语言学转向——评《审美意识形态的文本分析》
发布时间:2018-05-18 13:56
本文选题:马克思主义文艺学 + 语言学转向 ; 参考:《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02期
[Abstract]:......
【分类号】:B8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蒋培坤;也谈当代形态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建设[J];文艺研究;1988年06期
2 叶易;刘亚东;;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建设[J];学术月刊;1989年05期
3 彭立勋;;意识形态论与审美论的统一——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体系建设的思考[J];学术月刊;1992年01期
4 薛澍;;建设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美学体系学术讨论会综述[J];学术月刊;1991年08期
5 孙丹;激情与理性的共鸣——《批评无须忏悔——严昭柱美学、文艺学论著选编》述评[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3年02期
6 朱立元;;关于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民族化的思考——力求在哲学思维层次上融通[J];学术月刊;1990年08期
7 李辉;;拓荒与朝圣之旅的学术侧影——评李衍柱先生新作《诗与美:生命的圣火》[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8 陈辽;“文艺学方法”研究的新收获——读《文艺学方法通论》[J];学海;1992年01期
9 劳承万;;建构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体系的启示[J];学术月刊;1992年06期
10 刘谦;;面对挑战 开拓奋进——全国高校第一届文艺学研讨会述要[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7年0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周宁;哲学的语言学转向给心理学的启示[N];光明日报;2004年
,本文编号:19060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9060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