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书瀛先生《价值美学》读后
本文选题:审美价值 + 价值论美学 ; 参考:《文学评论》2009年02期
【摘要】:正美是什么或美在哪里,曾是中国现代美学持续探究的一个带有根本意义的大问题。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之初的20世纪80年代,当朱光潜先生的直觉论美学、蔡仪先生的客观论美学、李泽厚先生的社会主体论美学及高尔泰先生的
[Abstract]:What is or where the beauty is once a big problem with fundamental significance that Chinese modern aesthetics continues to explore. Especially in the early 1980s, when Mr. Zhu Guangqian's intuitionistic aesthetics, Cai Yi's objectivism aesthetics, Li Zehou's social subject aesthetics and Gortai's,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分类号】:B8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郝春燕;;回归历史本位,重审文学危机[J];东疆学刊;2006年01期
2 秦裕芳;怎样研读老子《道德经》[J];贵州社会科学;1995年01期
3 徐放鸣;孙茹茹;;“日常生活审美化”:论争与辨析[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4 张冠华;中西古典主义比较[J];南都学坛;2001年05期
5 杜书瀛;文艺美学诞生在中国[J];文学评论;2003年04期
6 王长江;;解读多元性文化与消费文化[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7 张炜;论形象思维的实质与特征[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傅守祥;欢乐诗学:消费时代大众文化的审美想像[D];浙江大学;2005年
2 李波;审美情境与美感[D];复旦大学;2005年
3 邹强;中国经典文本中梦意象的美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4 胡疆锋;亚文化的风格:抵抗与收编[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5 杨禅中;中医医院品牌文化构建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6 于云;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与人文精神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7 张斌;现代性视域里的中国家族电视剧研究[D];中国传媒大学;2008年
8 刘丙元;当代道德教育价值危机审理[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李勇;媒介时代的审美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戴旋;论二月河帝王系列小说[D];苏州大学;2005年
2 杨丽;汉奸形象初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3 黄继谦;对本雅明视觉文化理论中技术与艺术关系之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6年
4 刘金燕;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探索[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杨昕卉;高师院校大学物理教学中的美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汪维维;西方现代派文学与中国古代意象理论[D];安徽大学;2006年
7 尚建科;论多元文化音乐教学观[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黄菲蒂;问题·典型·文体[D];湖南大学;2007年
9 周晓鸣;电影艺术的审美特征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10 彭邦松;中国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分析[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鲍俊晓;;萨特论审美喜悦[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林琳;;生态文明的美学思考[J];中华文化画报;2011年07期
3 代迅;;审美态度的恰当性:中国当代美学的自然美[J];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04期
4 彭锋;;全球化视野中的美的本质[J];天津社会科学;2011年03期
5 李新市;;马克思主义美学与当代美育建设[J];大连干部学刊;2011年06期
6 巴军;;钱钟书美学观二题[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7 宋薇;;生态美学、环境美学与自然美学辨析[J];晋阳学刊;2011年04期
8 谭容培;;原创的美学——评颜翔林的《后形而上学美学》[J];湘南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9 邓军海;;“肯定美学”析义[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10 周来祥;戴孝军;;走向读者——接受美学的理论渊源及其独特贡献[J];贵州社会科学;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伯飞;刘樝;;哲学视野中的价值论美学浅析[A];改革开放三十年与价值哲学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赵伯飞;刘樝;;哲学视野中的价值论美学浅析[A];价值哲学发展论[C];2008年
3 高字民;;后图像时代虚拟体验的审美价值考察[A];改革开放三十年与价值哲学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吴家荣;;论审美感染力的批评标准——二十一世纪文学批评标准刍议[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5 李庆本;;原始儒学与中国古典美学原则的确立[A];儒学与二十一世纪文化建设:首善文化的价值阐释与世界传播[C];2007年
6 秦忠翼;邹正昌;;论邓小平审美价值理论的特征和意义[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三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50年来文艺发展道路与21世纪文艺发展走向学术年会论文集汇编[C];2000年
7 李志宏;;从“人本质美学观”到“人智能美学观”的理论建构与阐释[A];中华美学学会第六届全国美学大会暨“全球化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孙媛;;困顿中的求索——论马克思主义“美学和历史的”批评标准的当代意义[A];马列文论研究——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十九届、二十届、二十一届、二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9 陈康生;;毛泽东美学思想初探[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八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1993年
10 ;全国美学学会第二届年会进行学术讨论[A];中华全国美学学会第二届年会简报[C];198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胡孝根;《价值论美学》:价值论视域中美学建构的新尝试[N];中华读书报;2009年
2 孙艳秋;对审美价值的努力寻求[N];文艺报;2009年
3 华光;审美价值的探索性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4 陈定家;价值美学的新开拓[N];人民日报;2008年
5 中共山西省委常委、太原市委书记 申维辰;构建时代之美[N];光明日报;2008年
6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朱志荣;生活中的美学[N];新华日报;2007年
7 ;日常生活中的审美问题[N];解放日报;2006年
8 陈定家;审美现象与美学价值[N];人民日报;2009年
9 彭锋;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迷误[N];光明日报;2008年
10 陈定家;推动美学从实践研究向关系研究的当代转型[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杨庙平;《巴黎手稿》与当代中国美学理论形态建构[D];四川大学;2007年
2 童伟;论“狂”—泰州学派与明清美学范畴研究[D];扬州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宗营芳;审美价值的基本理论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2 张桂花;当代审美文化视野中的“超级女声”[D];郑州大学;2007年
3 王颖;现代休闲文化的审美价值[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4 佟玉琢;“山寨”现象的审美价值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5 刘亚品;组织的审美价值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6 翟箫;丑在现代背景下的审美价值与意义[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7 苏轲;审美价值与情感本体关系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8 邵君秋;现象学美学的创构[D];苏州大学;2005年
9 范昌丽;秦汉环境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10 王萌;柳宗元环境审美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9242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924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