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西方古代美学:范式与历程

发布时间:2018-05-29 06:49

  本文选题:西方古代美学 + 客观主义 ; 参考:《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摘要】:西方古代美学遵循客观主义的范式,以对美的本质的探询作为自己的理论追求,在客观事物的属性上寻求美的本质,从根本上遮蔽了美的精神属性。这种客观主义范式的美学观念在西方古代美学中经历了自然客观主义、精神客观主义和神学客观主义三个阶段。
[Abstract]:The western ancient aesthetics follows the paradigm of objectivism and pursues the essence of beauty as its theoretical pursuit. It seeks the essence of beauty in the attribute of objective things, and hides the spiritual attribute of beauty fundamentally. The aesthetic concept of the objectivism paradigm has experienced three stages in ancient western aesthetics: natural objectivism, spiritual objectivism and theological objectivism.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中文系 安徽大学哲学系
【基金】:安徽省教育厅青年教师资助项目(2005JQW106)
【分类号】:B83-0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朱立元;试论西方美学发展的三个阶段[J];中州学刊;2000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妙法;Metaethics(后伦理学)与Metaphysics(后物理学)——粗议中西哲学之异同及中国有无哲学的问题[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2 荣先林;;真善美及其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诠释[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1期

3 汤太祥;;中庸之道之我见[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4 谭刚,龙建新;足球之美——对足球运动的美学分析[J];安徽体育科技;2004年02期

5 乔凤杰;从武术学角度看《老子》的“守弱”策略[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6 王明治;袁平;;比较北欧、日本工业设计 构建中国现代设计美学[J];包装工程;2005年06期

7 李u&平;主体意识在韩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作用[J];当代韩国;2000年03期

8 董锋;论悲伤美[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9 吕世伦,邓少岭;法律·秩序·美[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10 王晚霞;“诚”就天地间——论中庸之道的核心意义[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刘金鹏;;中国哲学精神的诠释与重建——从哲学史的角度看《新原道》的理论价值与内在限制[A];纪念冯友兰先生诞辰110周年暨冯友兰学术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王杰;;论孔子的天命、人性及政治价值依据[A];纪念孔子诞生255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卷二)[C];2004年

3 王健;;现代动漫电影中的暴力美学[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迎年;感应与心物——牟宗三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2 袁世杰;礼学重构中的荀子性恶论文艺观[D];苏州大学;2003年

3 徐冰;两面性与真诚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4 刘长庚;马克思的感性理论与美学问题[D];复旦大学;2004年

5 刘泽民;试论实践存在论的美学思考方式[D];复旦大学;2004年

6 白春雨;儒家诚信之德及其现代意义[D];复旦大学;2004年

7 王志捷;贺麟文化观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8 聂士全;实相与慈悲[D];复旦大学;2005年

9 何善蒙;魏晋情论[D];复旦大学;2005年

10 孟令兵;圆融无碍的生生之美[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庆卫;论“气韵”的艺术理念[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2 王磊;基督的天国与佛佑的人间[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3 徐贞;超越忧患 走向审美[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4 贺红霞;王心敬哲学思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5 吴淑贤;论孔子美学思想的超越性[D];四川师范大学;2002年

6 高立梅;儒家“仁义”思想的形成及其意义[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7 汤杰英;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美育发展主要区域特点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8 王党辉;本体与存在:王阳明哲学的一体两面[D];河南大学;2003年

9 李铁;重读科玄论战[D];湘潭大学;2003年

10 杨泽树;孟子政治思想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戴茂堂;;超越自然主义的美学革命——康德“审美判断力批判”的现象学解读[A];现代德国哲学与欧洲大陆哲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本文编号:19499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9499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96a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