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价值美学札记

发布时间:2018-06-02 22:21

  本文选题:审美 + 价值 ; 参考:《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摘要】:价值美学亦称为价值论美学,是美学的一个分支。它的核心概念是价值及审美价值。价值就是在人类的客观历史实践活动中所产生和形成的客体对于主体的意义。肯定性的意义就是正价值,否定性的意义就是负价值,无意义就是非价值或无价值。从学理上说,审美活动与价值活动、审美现象与价值形态同形同构,审美活动属于价值活动范畴,美(审美现象)是无数价值形态之一种。以往美学有两大误区,一是在价值形态之外找美,一是认为审美无功利。如果把美(审美现象)看作是一种价值形态,那么,我们就要从美学的误区中走出来。
[Abstract]:Value aesthetics, also called axiological aesthetics, is a branch of aesthetics. Its core concept is value and aesthetic value. Value is the meaning of the object to the subject produced and formed in the human objective historical practice. Positive meaning is positive value, negative meaning is negative value, no meaning is right value or no value. Theoretically speaking, aesthetic activity and value activity, aesthetic phenomenon and value form isomorphism, aesthetic activity belongs to the category of value activity, beauty (aesthetic phenomenon) is one of countless value forms. There are two misunderstandings in the past aesthetics, one is to find beauty outside the value form, the other is to think that aesthetics has no utility. If beauty (aesthetic phenomenon) is regarded as a form of value, then we should come out of the misunderstanding of aesthetics.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分类号】:B8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智;试论孟子的家庭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2 王浩斌;;试论马克思恩格斯的实践正义观及其理论构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3 李立平;;探索音乐艺术的美学特征[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1期

4 王海斌;;论马克思实践观的主体向度[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5 袁家群;论人的最高本质及其同劳动、社会的关系——关于马克思和恩格斯“人的本质学说”的新探索[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6 汤文曙;陈明秀;;社会历史中的自然观——兼谈卢卡奇的“自然是一个社会范畴”[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7 汤文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哲学及其基本范畴[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8 周琦;;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剖析及其当代意义[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9 芮必峰;健全的社会与健全的传播——试论弗洛姆的传播思想[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10 陶富源;关于价值、人的价值的几个问题[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兵;;试论道德的人类学基础[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田秀云;白臣;;我国当代责任伦理研究的回顾与展望[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3 倪星;;转型期中国的公共领导体制变革与廉政建设[A];论法治反腐——“反腐败法制建设”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胡敬斌;;毕节试验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基于马克思主义视阈[A];毕节模式研究[C];2010年

5 童庆炳;;毛泽东的美学思想三题[A];纪念毛泽东——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严春友;;论实践美学的理论缺陷[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上卷)[C];2009年

7 关莉丽;;当代艺术生产研究关键词解读[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二辑)[C];2008年

8 高嘉社;;传播科技文化 构建和谐社会[A];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第二届全国“科技与社会发展”中青年南方论坛论文集[C];2007年

9 王峰;;论产品设计与文化的内在关系[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10 孙波;;自然辩证法的黑格尔哲学渊源[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任雪萍;企业管理价值生态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2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田庆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5 宋桂霞;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收入分配差距调节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及云辉;全景画美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佟轶材;共青团工作思想方法的当代创新[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立国;东北滑雪产业发展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强;马克思主义环境利益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张凤莲;马克思对西方政治思想传统的挑战[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占民;论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周珊珊;马克思实践本体论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胡警月;马克思与阿尔都塞意识形态比较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于海霞;主体间性视域下高校德育主体间矛盾的消解[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超;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6 周晶;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思想探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姜佳杞;和谐社会视域下的干群矛盾及调节机制探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丁小飞;可持续发展观中代际公平问题的哲学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9 宋庆红;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与奥运文化的契合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10 宋慧;广西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雷铁柱;;谈体育舞蹈的审美价值[J];大众文艺;2011年13期

2 钱鸣正;;浅谈宜兴紫砂的审美价值[J];山东陶瓷;2011年03期

3 张法;;美学:定义、经典、范围、内容[J];文艺争鸣;2011年15期

4 黄口;;浅析水彩画的艺术价值[J];华章;2011年17期

5 王运涛;;现代武侠小说的文化内涵与审美价值[J];少林与太极(中州体育);2009年12期

6 韩梅;杨怀念;;欣赏·审美——论新课程改革下的美术教学[J];大众文艺;2011年13期

7 姚传志;;论《自豪吧! 各族儿女》的审美价值[J];考试周刊;2011年53期

8 丁瑜;;新感觉派小说的叙事艺术研究[J];青年文学家;2011年10期

9 张嘉珊;;画中之“丑”蕴含的意义——浅谈古代绘画艺术中的“丑”[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年06期

10 吴圣刚;;大众文艺的叙事特点、审美规律和审美价值[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伯飞;刘樝;;哲学视野中的价值论美学浅析[A];改革开放三十年与价值哲学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孙秀玲;;一条充满生机的智慧之河——论先秦诸子散文的审美价值[A];春华秋实——江苏省美学学会(1981—2001)纪念文集[C];2001年

3 杨琴;;教师礼仪也重要[A];现代地理科学与贵州社会经济[C];2009年

4 李城希;;寻访诗人最初的心灵——关于《真我集》的审美价值与闻一多诗歌研究起点问题的讨论[A];闻一多研究集刊(纪念闻一多诞辰100周年)[C];2004年

5 董晓红;;搭建科学和人文融合的桥梁——从实施素质教育的实践过程透视艺术教育的审美价值[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七辑)[C];2010年

6 王中珍;;融合编辑审美要素,展现期刊科学之美[A];2008年第四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7 高字民;;后图像时代虚拟体验的审美价值考察[A];改革开放三十年与价值哲学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姜耕玉;;试论陈白露一类人物的审美价值[A];春华秋实——江苏省美学学会(1981—2001)纪念文集[C];2001年

9 李春喜;;对军旅戏剧审美价值的提升和超越——90年代以来总政话剧团的创作回顾[A];新时期戏剧创作研究文集[C];2009年

10 朱明海;;翻译审美批评的共识真理观[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孙艳秋;对审美价值的努力寻求[N];文艺报;2009年

2 华光;评杜书瀛新著《价值美学》[N];文艺报;2008年

3 陈定家;审美现象与美学价值[N];人民日报;2009年

4 华光;审美价值的探索性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5 陈定家;价值美学的新开拓[N];人民日报;2008年

6 童岚;反面角色的审美价值[N];贵州民族报;2010年

7 刘进社;社科理论图书的审美价值[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2年

8 俞吾金;该不该批评病态的审美现象和观念[N];文汇报;2002年

9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朱志荣;生活中的美学[N];新华日报;2007年

10 ;日常生活中的审美问题[N];解放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玉丽;教育管理审美价值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2 徐波锋;教育的审美价值[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3 徐东树;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比德观[D];南京艺术学院;2005年

4 朱明海;许渊冲翻译研究:翻译审美批评视角[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5 孙伟科;《红楼梦》美学阐释[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6 倪骏;中国武侠电影的历史与审美研究[D];中央戏剧学院;2005年

7 陈定家;论市场语境下的艺术生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8 孙恩扬;泼墨画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9 杨晓明;索拱结构体型及稳定性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10 童伟;论“狂”—泰州学派与明清美学范畴研究[D];扬州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果;“农家乐”的文化与审美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2 杨冬梅;论唐代西域乐舞诗的文学审美价值[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徐莉;高中小说中风情画的审美价值[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4 张宪伟;试论水彩画表现中的装饰性[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张焕;“真”与“美”[D];内蒙古大学;2005年

6 安娜;凝固之乐舞、立体之史诗[D];河北大学;2006年

7 陈金章;汉乐府民俗文化探微[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8 吴瑶;论知识的价值[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9 由欣悦;秦观词:和谐之美的艺术典范[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姜姗;基于美学视角对体育广告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9704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9704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9ec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