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论中国古代审美境界的生命情结

发布时间:2018-06-05 23:58

  本文选题:审美境界 + 中国古代 ; 参考:《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S1期


【摘要】:本文认为中国古代审美理想是一种生命境界 ,它关心的是个体生命在整个宇宙中的意义 ,通过体悟、游目、仰观俯察、澄怀观道等审美途径来达到个体生命的完满。本文从感兴的审美体验、对现实人生的忧患、生命的敞开和生命的禅境四个方面 ,并结合中国古代审美理论中的重要范畴 ,来把握像“天人合一”、“忧患意识”、“禅境”等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精神命脉
[Abstract]:This paper holds that the aesthetic ideal of ancient China is a kind of life realm, which is concerned with the significance of individual life in the whole universe. From four aspects: the aesthetic experience of feeling, the suffering to the real life, the opening of the life and the Zen state of the life, and combining with the important category in the ancient Chinese aesthetic theory, this paper tries to grasp such as "the unity of nature and man" and "the consciousness of suffering". "Zen" and other cultural spiritual lifeblood with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中文系
【分类号】:B83-0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蒋芝芸;意境“哲理意蕴”的审美心理基础[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2 赵环;;意境生成探析[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3 陈瑜;试论学生古典诗词鉴赏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材.教法;2005年03期

4 徐宝余;;晋宋诗玄融摄之进程[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5 黄俊英;简论中国古典诗歌的含蓄美[J];许昌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6 刘荣平;论《绝妙好词》对词学思想的影响[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7 杨柏岭;况周颐的金元词研究[J];殷都学刊;2005年01期

8 刘战强;三曹对中国诗体发展之贡献[J];榆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3期

9 涂波;“建安风骨”辨思——对建安文学接受史的考察[J];浙江学刊;200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欧明俊;陈X;;也论稼轩其人其词之“气”[A];纪念辛弃疾逝世8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张秋娟;宋季及元风雅词派流变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2 杨合林;玄言诗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3 查洪德;理学背景下的元代文论与诗文[D];河北大学;2004年

4 张恩普;儒道融合与中古文论的自觉演进[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5 李菁;南宋四洪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李冰馨;清代女作家顾太清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2 李晓玮;半塘香一瓣 岭表此宗风[D];南昌大学;2007年

3 彭培元;况周颐词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4 李艳;傅玄诗赋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孟国中;论“元嘉体”及其诗学意义[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6 张璐璐;于湖词风格论[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7 雷鸣;论谢灵运的人格冲突[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素蓉;审美境界是“无差别的境界”[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2 皇甫修文;;先秦散文的审美境界[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年03期

3 皇甫修;;审美境界的追寻——先秦散文美学分析(三)[J];名作欣赏;1985年01期

4 张首映;雅的本质与特征[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5期

5 袁济喜;论魏晋南北朝的审美“虚静说”[J];江汉论坛;1986年09期

6 ;开拓意识的萌醒——《名作欣赏》创刊五周年京、沪、宁座谈会随笔[J];名作欣赏;1987年01期

7 朱志荣;中国古典美学的和谐[J];文艺理论研究;1987年01期

8 蔡正非;;第四个层次上的探索——论“意境”的转化[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2期

9 胡子远 ,赵伯英;“率志委和”——《文心雕龙》的审美境界论[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04期

10 周文彬;;巨大的审美间距——有感于对电影《老井》、《红高梁》的褒贬[J];探索与争鸣;1988年05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会泽县大海中学 李聘;怎样写好记叙文[N];云南经济日报;2000年

2 ;说“书卷气”[N];中国艺术报;2002年

3 ;说“书卷气”[N];中国艺术报;2002年

4 姚艳玉;沈从文小说中的比喻艺术[N];文艺报;2002年

5 李健强;中国山水的审美境界[N];人民日报;2003年

6 刘起林;审美境界与叙述形态[N];文艺报;2003年

7 ;冰峰玉树独占春[N];中国文化报;2004年

8 夏烈;语文突围:人文本位与新经典[N];中国邮政报;2004年

9 卢新华;笔墨的诗意之舞[N];光明日报;2004年

10 刘宗超;加强环境艺术教育势在必行[N];光明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范希春;宋代中期儒家文艺美学思想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阎伟;原始思维对《老子》和《庄子》的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谢劲松;形与力——建筑创作中的结构表现研究[D];湖南大学;2002年

3 刘志;论王阳明美学思想[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4 韦玉玲;克尔凯郭尔生存诸境界的审美意蕴[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5 龙永红;论沈从文文学创作的审美境界及其现代意识[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6 李景刚;重读巴尔扎克[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程开成;论荒诞叙事[D];浙江师范大学;2003年

8 周清平;语言视域中的审美境界[D];贵州师范大学;2003年

9 张康夫;诗化与互动[D];河南大学;2004年

10 周奕希;论阮籍自然观美学思想[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9840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9840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2f9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