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地把握社会发展——发展美初论
本文选题:社会发展 + 发展美 ; 参考:《学习与探索》2002年02期
【摘要】:发展美是指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在社会发展结果上所存在的美 ,它是发展实践的创造 ,是人的发展力量的对象化或现实化。富饶、公平、稳定、持续、协调等是发展美的表现形态 ,内容胜于形式、综合性、功利性、创造的过程性等是发展美的重要特点。发展美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是一种双向互动的依存关系。一方面 ,发展美依赖于社会发展 ;另一方面 ,社会发展需要美 ,发展美对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研究发展美 ,既使我们对社会发展的认识获得了一种崭新的视角 ,又极大地丰富了美学理论 ,为创建一门新兴的美学学科———社会发展美学奠定了基础
[Abstract]:The beauty of development refers to the beauty that exists in the process of social development, especially in the result of social development. It is the creation of development practice and the objectification or realisation of human development power. Richness, fairness, stability, persistence and coordination are the expressive forms of developing beauty, and the content is superior to form, comprehensive, utilitarian and creative process are the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s of developing beaut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evelopment beauty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s a kind of two-way interaction. On the one hand, the beauty of development depends on social development; on the other hand, social development needs beauty, and the beauty of development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social development. The study of the beauty of development not only gives us a new perspective on social development, but also enriches the theory of aesthetics, which lays the foundation for the creation of a new aesthetic discipline, the aesthetics of social development.
【作者单位】: 广西大学研究生处
【分类号】:B83-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邱耕田;社会发展:涵义、结构和功能[J];学习与探索;2001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芮必峰;健全的社会与健全的传播——试论弗洛姆的传播思想[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2 李家成;论中外教育研究中的“生命”概念[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3 汤文曙;马克思历史观的主体视角及其当代价值[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4 刘荣清;马克思现代理性主义人性观的生成——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5 李道先,侯曙芳;试论工科院校大学生的审美教育[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6 陈爱萍;马克思“市民社会”概念的演变[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7 孙显元;;总体社会、主体社会和社会建设[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8 高敏;“西方马克思主义”“总体性”思想对当代社会发展的启示[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9 陈绍山;关于消费的哲学反思[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10 陶富源;“实践本体论”错在哪里[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泽民;试论实践存在论的美学思考方式[D];复旦大学;2004年
2 何建华;经济正义论[D];复旦大学;2004年
3 赵海峰;阿多诺的“否定的辩证法”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1年
4 郝志军;教学理论的实践品格[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5 张希希;论有效的课堂交往[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6 史耀疆;制度变迁中的中国私营企业家成长研究[D];西北大学;2002年
7 陈章乐;社会主义法治化初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8 常晋芳;网络哲学引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9 何玉兴;社会群体沟通平衡问题学理资源探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10 赵雪纲;论人权的哲学基础[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侯晓敏;马克思与卢卡奇的异化理论之比较[D];吉林大学;2004年
2 于波;儒学与未来科技[D];云南师范大学;2000年
3 李欣;本体论视域中的美善关系[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4 樊育红;当代知识管理观分析[D];苏州大学;2001年
5 王迅;霍克海默的批判理论述评[D];苏州大学;2001年
6 吴燕;哲学向生活世界的回归——马克思感性世界理论的初步构建[D];黑龙江大学;2001年
7 张彭松;总体性与历史的终极关切——对青年卢卡奇总体性范畴的反思[D];黑龙江大学;2001年
8 齐凌云;审美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1年
9 唐兵;近百年中国美育观念演变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10 何金俐;论艺术理性精神[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邱耕田;发展美学——21世纪美学的主导形态[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2 冯东;韩非的美学思想及其影响[J];晋阳学刊;2000年04期
3 程建平;发展别忘了创造美[J];中国培训;1997年10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邱耕田;实践视域中的发展美学[N];光明日报;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神慧;美育:与众声协奏——当代美育与大众媒介文化[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9951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995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