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反思“审美日常生活化”

发布时间:2018-06-11 13:02

  本文选题:审美日常生活化 + 日常生活的审美呈现 ; 参考:《学术论坛》2007年01期


【摘要】:2003年6月《文艺争鸣》集中发表了有关“审美日常生活化”的一组文章,被认为这是一场深刻的美学革命,由此美学文艺学界展开了对“审美日常生活化”的争论,至今仍方兴未艾。这个问题在中国之所以能引起如此大的反响是有其深刻的现实基础和理论背景的。然而不可否认,其中仍存在不少值得反思的地方。
[Abstract]:In June 2003, "Literature and Art contention" published a series of articles about "Aesthetic Daily Life", which was considered to be a profound aesthetic revolution, so the aesthetic literature and art circles launched a debate on "Aesthetic Daily Life adaptation". It is still in the ascendant. The reason why this problem can cause such a big response in China has its profound realistic foundation and theoretical background. However, it is undeniable that there are still many areas worthy of reflection.
【作者单位】
【分类号】:B8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吴炫;中国当代文学观局限分析(上)[J];天津社会科学;1997年01期

2 鲁枢元;评所谓“新的美学原则”的崛起——“审美日常生活化”的价值取向析疑[J];文艺争鸣;2004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黎春娴;;消费:一种社会结构的诠释——兼读让·波德里亚的《消费社会》[J];北方论丛;2007年06期

2 陶明报;论想象因素在创新能力培养中的科学作用[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3 卢盛华;皮亚杰的方法论:体系、优势与启示[J];心理学探新;2001年04期

4 欧阳友权;互联网时代文学生态论[J];阴山学刊;2003年01期

5 闫缨;当代大学生消费观研究述评[J];中国青年研究;2005年01期

6 王子舟;图书馆学的基本概念与核心概念[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1年03期

7 范成杰,彭远春;消费方式:中国中产阶级之界定标准[J];天府新论;2005年01期

8 崔永杰;波普尔的“培根问题”及其解决[J];文史哲;2005年03期

9 胡范铸;从“修辞技巧”到“言语行为”——试论中国修辞学研究的语用学转向[J];修辞学习;2003年01期

10 刘庸;国内市场的有效需求分析[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戴冠青;;本世纪初文学理论建设审视[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徐小立;秦志希;;广告与消费主义文化的传播[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3 贺建平;;消费社会的炫耀性消费与广告的意义建构[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4 闫永琴;焦斌龙;;从现实走向空洞——现代主流经济学现状以及对它的批判性思考[A];第一届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应征论文集[C];2007年

5 杜云南;;城市·消费·文学·欲望[A];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会第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田维绪;;贵州民族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消费社会学研究[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4年“社会工作、社会学与构建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苑;才子佳人小说:从一种新小说类型到一种新文学样式[D];复旦大学;2007年

2 丁培卫;现代性视野中的新感觉派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3 谢梅;新闻与消费[D];四川大学;2007年

4 刘丹凌;苏珊·桑塔格新感受力美学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5 刘立;创新型企业及其成长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

6 刘芳;时尚杂志与中产阶级女性身份[D];上海大学;2006年

7 李涛;美、日百年动画形象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8 梁英;大众叙事与精神家园[D];四川大学;2007年

9 李国俊;现代性的技术理性批判[D];吉林大学;2007年

10 杨庙平;《巴黎手稿》与当代中国美学理论形态建构[D];四川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来仪;城市发展新动力[D];浙江师范大学;2007年

2 贺钢;众里寻“他”千百度[D];南昌大学;2007年

3 张惠君;消费文化视阈中的近年国产票房电影[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4 邱月;儒道传统文化精神在当代生态景观设计中的价值[D];四川大学;2007年

5 孟刚;现代艺术对社会主义波兰艺术海报设计的影响[D];南京艺术学院;2007年

6 杜山;试论“红色经典”的电视剧改编原则[D];南昌大学;2008年

7 尹利根;苏珊·桑塔格“新感受力”美学思想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8 叶晓倩;行走宜家:宜家的物品体系与消费空间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9 黄道友;现代性与反现代性的悖论[D];贵州师范大学;2007年

10 邹俐均;服饰广告设计中的后现代主义特征[D];四川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刘悦笛;许中云;;当代“审美泛化”的全息结构——从“审美日常生活化”到“日常生活审美化”[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2 肖琼;;试论审美与消费社会中的审美化现象[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07期

3 荆曼;李小军;;浅议日常生活审美化和审美日常生活化[J];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06年06期

4 陈雪军;;反思“审美日常生活化”[J];学术论坛;2007年01期

5 赖大仁;;当前文艺与理论批评中的审美价值观[J];中州学刊;2007年04期

6 陈莉莉;;试论当代艺术的审美日常生活化[J];艺术探索;2008年01期

7 汤世亮;李亚军;;作为“生活形式”的艺术——论艺术反思对日常生活的意义[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8年09期

8 李波;;文艺理论建设中的消费与审美日常化[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08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晓洁;美学视野下中国当代通俗文学批评的局限[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0053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0053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799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