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艺术典型三题

发布时间:2018-06-12 04:08

  本文选题:艺术典型 + 典型形象 ; 参考:《晋阳学刊》1992年04期


【摘要】:正 在人类气象万千、琳琅满目的艺术宝库中,艺术典型或典型形象,称得上是璀璨耀眼的皇冠。它折射出历史与时代的风云,映照着社会与人生的道路;它给予人们说不尽的审美愉悦、对未来的美好信念和无形的情感力量。对艺术典型的形态、本质、价值或意义的反思,无论在理论上或实践上都具有重大意义。一对典型的剖析,一般都从它的天然形态或者个性说起。以感性形式说,典型是极富魅力的闪光的形象。它通常以自身强烈的个性特征,唤
[Abstract]:In the treasure-house of art, the typical or typical image of art is a dazzling crown. It reflects the history and the times, reflects the society and the way of life, it gives people untold aesthetic pleasure, good faith in the future and intangible emotional power. The reflection on the typical form, essence, value or meaning of ar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both in theory and in practice. A pair of typical analysis, generally speaking from its natural form or personality. In the form of sensibility, the typical is a glamorous flash of image. It is usually called by its own strong personality.
【作者单位】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涂怀章;关于报告文学的写作[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2 刘志荣;浅谈文艺的真实性与生活的必然性[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1980年01期

3 张八图;猎奇的路不能走[J];大理学院学报;1980年01期

4 杨人龙;善意的讽刺 真城的警戒——《炮兵司令的儿子》观后[J];大理学院学报;1980年01期

5 向彤 ,李格训;论文艺与生活的辩证关系——与吕正操同志商榷[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6 刘伟林;文艺典型试论[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7 万莹华;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读莎士比亚戏剧札记之一[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8 田美琳;略论《暴风骤雨》的创作特色[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9 叶伯泉;从鲁迅的创作经验谈谈形象思维问题[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10 万健;论闻捷的爱情抒情诗[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昭运;;谈新闻摄影的形象思维问题[A];1983全国新闻摄影理论年会论文集[C];1983年

2 魏跃时;;新闻摄影抓拍方法分类初探[A];1985全国新闻摄影理论年会论文集[C];1985年

3 陈维禧;;浅论新闻照片在报纸上的突破[A];过程论与新闻摄影——1988全国新闻摄影理论年会论文集[C];1988年

4 于澄建;;摄影记者的调查研究[A];过程论与新闻摄影——1988全国新闻摄影理论年会论文集[C];1988年

5 薛时文;;扬长避短方能两翼齐飞[A];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材料汇编[C];1990年

6 钟鸣;;论新闻摄影中典型瞬间与永恒[A];现状、挑战、展望——第五届全国新闻摄影理论年会论文集[C];1993年

7 陶铠;;让更多的时代新人跃然于版面[A];第三次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文集[C];1994年

8 高远;;浅析新闻摄影的范畴[A];新阶段新路子——第六届全国新闻摄影理论年会论文集[C];1995年

9 许必华;;新闻摄影的导向功能[A];高扬邓小平理论旗帜——第七届全国新闻摄影理论年会论文集[C];1997年

10 王先霈;;无“人”难成书——漫议性格塑造在小说创作中的地位[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五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198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赵美娟;《救风尘》中赵盼儿的典型形象[N];中国文化报;2000年

2 李建政 张丽娉;实施“五个结合” 坚持整体推进[N];发展导报;2000年

3 董林;敞开心扉网上畅谈二月河与网友“亲密接触”[N];河南日报;2000年

4 龙钢华;“冰山型人物”[N];文艺报;2000年

5 夏硕琦;王式廓的素描[N];中华读书报;2000年

6 郝亦民;现实主义:回归与超越[N];河北日报;2001年

7 ;电视连续剧《苍山如海》座谈会[N];文艺报;2001年

8 沙青;评苗语片《情洒金不换》[N];云南日报;2001年

9 邢小利;当代“多余人”的典型形象[N];文学报;2002年

10 杨立元;现实主义不会迷失在理想[N];文艺报;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波;人间与天上的春[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2 郭铭;拯救与被拯救——浅析马拉穆德的小说《店员》[D];黑龙江大学;2002年

3 匡骁;美国南方文艺复兴与福克纳思想及创作的渊源[D];黑龙江大学;2003年

4 周耀荣;两个“叛逆”的“多余人”[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5 刘丽华;论鲁迅杂文的成就[D];西北大学;2004年

6 姜宇;疯狂的梦魇——繁漪和曹七巧比较研究[D];西北大学;2003年

7 霍九仓;蒋孔阳文艺美学思想评述及其当下之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毛丹;青少年儿童对中国和美国国民及国家的社会表征[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9 李进;论非婚同居和“同性婚姻”[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10 麦尚文;中国典型人物报道创新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0082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0082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f18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